亲爱的读者们,最近科技圈可是炸开了锅!有关安卓系统闭源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让人不禁心生疑惑:安卓,这个陪伴我们多年的小伙伴,真的要闭源了吗?别急,今天我就来为你揭秘这个谜团,带你从多个角度了解安卓闭源系统的真相。
首先,让我们来澄清一个事实:安卓并没有闭源!虽然谷歌宣布将安卓操作系统的开发工作转移到内部私有分支,不再实时向公共的AOSP分支提交代码,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卓系统会变成闭源系统。
谷歌这次调整开发模式,主要是为了简化安卓操作系统的开发。在过去,谷歌同时维护公共分支和内部私有分支,导致两者代码差异显著,工程师需要频繁处理不同分支的代码冲突,降低了开发效率。现在,谷歌将所有开发工作集中在内部私有分支进行,这样可以减少合并冲突,加速版本迭代。
尽管谷歌调整了开发模式,但安卓开源系统的性质并未改变。新版本(如即将推出的Android 16)完成开发后,其代码仍会在AOSP平台公开。此外,遵循GPLv2协议的Linux内核代码也将继续开放。对于第三方开发者,通过AOSP Gerrit提交代码的渠道依然保留,但谷歌可能在合并前对代码进行内部审核。
对于普通用户和应用开发者来说,这次调整几乎无感知,系统功能与API更新节奏不变。第三方硬件厂商仍可自由使用AOSP代码开发定制系统(如三星One UI)。而对于开源贡献者和科技媒体记者来说,实时跟踪开发进度的难度可能会增加。
那么,谷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呢?其实,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据内部文件显示,AOSP维护涉及超3000万行代码、200多个并行开发分支及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协作,仅2024年运维成本即达8.3亿美元。2025年初安卓部门裁员15%后,闭源策略可大幅简化开发流程,将资源转向AI大模型等新兴领域。
谷歌有自己的手机品牌(Nexus和Pixel系列),但市占率并不高。停止开源,向苹果学习构建封闭生态,一方面可以让其自有手机品牌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维护操作系统的成本。
随着AI大模型与操作系统的深度整合,闭源策略使谷歌能更灵活地部署Gemini AI助手、隐私计算框架等核心技术,避免开源带来的技术泄露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这次开源变更,国产安卓手机暂时不受影响,也不会对消费者产生直接关联。但是,谷歌自行更改游戏规则,无疑是安卓假开源、真垄断”又一印证。
尽管安卓开源系统目前并未闭源,但谷歌的这次调整无疑给安卓生态带来了新的变数。未来,安卓开源系统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安卓并没有闭源,但谷歌的这次调整确实给安卓生态带来了新的变数。让我们共同关注安卓开源系统的未来,期待它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