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维导图:
1.枚举
1.1 枚举类型的定义
1.2 枚举的优点
1.3 枚举的使用
2. 联合(共用体)
2.1 联合类型的定义
2.2 联合的特点
2.3 联合大小的计算
写在最后:
例:
enum Day//星期
{
Mon,
Tues,
Wed,
Thur,
Fri,
Sat,
Sun
};enum Sex//性别
{
MALE,
FEMALE,
SECRET
};enum Color//颜色
{
RED,
GREEN,
BLUE
};
上述这些,都是枚举的定义。
例:
#include enum Sex
{MALE,FEMALE,SECRET
};int main()
{printf("%d\n", MALE);printf("%d\n", FEMALE);printf("%d\n", SECRET);return 0;
}
输出:
输出:
0
1
2
枚举在定义后,成员的默认值是从0开始,一次递增1。
#include enum Sex//默认递增1//第一个默认是0
{//枚举是可以初始化初始值MALE=1,//枚举定义的是常量FEMALE=2,SECRET=4
};int main()
{enum Sex s;printf("%d\n", sizeof(s));//枚举类型的大小是4个字节printf("%d ", MALE);printf("%d ", FEMALE);printf("%d ", SECRET);//MALE=2;//不能修改return 0;
}
输出:
输出:
4
1 2 4
1. 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和#define定义的标识符比较枚举有类型检查,更加严谨。
3. 防止了命名污染(封装)。
4. 便于调试。
5. 使用方便,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常量。
我在实现静态通讯录时,
swich语句中的case1、2、3、4、5、6、0可读性较差,
我们可以用枚举使他变得更加直观:
这是原来的实现:
void test()
{int input = 0;//创建通讯录conContact con;//初始化通讯录InitContact(&con);//分装成函数实现do{menu();//打印菜单printf("请选择:>");scanf("%d", &input);//选择功能switch(input){case 1://增加联系人AddContact(&con);break;case 2://删除联系人DelContact(&con);break;case 3://查找联系人SearchContact(&con);break;case 4://修改指定联系人ModifyContact(&con);break;case 5://整理通讯录(按类型排序)SortContact(&con);break;case 6://显示通讯录的信息ShowContact(&con);break;case 0://退出通讯录printf("通讯录已退出\n");break;default:printf("选择错误\n");break;}} while (input);
}
我们发现,如果不依靠注释,
我们很难辨别case0~6究竟要实现什么功能。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枚举类型:
enum Option
{EXIT,//0ADD,DEL,SEARCH,MODIFY,SORT,SHOW
};void test()
{int input = 0;//创建通讯录conContact con;//初始化通讯录InitContact(&con);do{menu();printf("请选择:>");scanf("%d", &input);switch(input){case ADD:AddContact(&con);break;case DEL:DelContact(&con);break;case SEARCH:SearchContact(&con);break;case MODIFY:ModifyContact(&con);break;case SORT:SortContact(&con);break;case SHOW:ShowContact(&con);break;case EXIT:printf("通讯录已退出\n");break;default:printf("选择错误\n");break;}} while (input);
}
这样的话,哪怕我们不依靠注释,
也能清楚的知道不同case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联合体的成员公用同一块空间(所以联合也叫共用体)。
例:
#include typedef union UN//这是一个联合体
{char c;int i;
}UN;int main()
{UN un;printf("%d\n", sizeof(un));printf("%p\n", &un);printf("%p\n", &(un.c));printf("%p\n", &(un.i));return 0;
}
输出:
输出:
4
006FF7D0
006FF7D0
006FF7D0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的地址都是相同的。
这是联合体的一个特点:
联合的成员是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的,这样一个联合变量的大小,
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因为联合至少得有能力保存最大的那个成员)。
联合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
当最大成员大小不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的时候,就要对齐到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例:
#include typedef union Un
{char c[5];//5个char类型占用5个字节,对齐后占用8个int n;//共用内存
}Un;typedef union Un2
{short c[7];//7个short占用14个字节,对齐后占用16个int n;//共用内存
}Un2;int main()
{Un un;Un2 un2;printf("%d\n", sizeof(un));printf("%d\n", sizeof(un2));return 0;
}
输出:
输出:
8
16
以及,我们可以用联合体计算大小端:
例:
这是我们之前判断的方法:
#include int main()
{int a = 1;//0x00 00 00 01//小端存储的方式://低地址------>高地址//0x01 00 00 00if (*(char*)&a == 1){printf("小端\n");}else{printf("大端\n");}return 0;
}
输出:
输出:小端
这是用联合体实现的方法:
利用内存共用的特性:
#include typedef union Un
{char c;int i;
}Un;int main()
{int a = 1;Un un;un.i = 1;if (un.c == 1){printf("小端\n");}else{printf("大端\n");}return 0;
}
输出:
输出:小端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内容了,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喜欢本文的话,欢迎点赞和评论,写下你的见解。
如果想和我一起学习编程,不妨点个关注,我们一起学习,一同成长。
之后我还会输出更多高质量内容,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