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xplain关键字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查询语句,从而知道mysql如何处理你的sql语句.使用方法是explain + sql语句
得到的结果的表头如下:
该表的各个属性的含义如下:
如上图中mysql的执行顺序是t3 -> derived2 -> t2. 注意两个id是1的可以视为一组: t2 和
select_type : 主要常见值如下:
table: 当前是在哪个表
type: 访问类型排列.包括八种值: all, index, range, ref, eq_ref,(const,system),NULL
显示查询使用了何种类型,从最好到最差依次是: system(单表单行) > const > eq_ref(唯一性索引扫描,即对于每一个索引键,表中只有一条记录和之匹配) > ref(非唯一性索引扫描,返回匹配某个单独值的所有行) > range > index(索引) > ALL(全表扫描). 一般来说,得保证查询达到range级别,最好能达到ref级别。
possible_keys : 显示可能应用在这个表上的索引,一个或多个,查询涉及到的字段若存在索引则会被列出,但是不一定会被查询实际使用。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 查询中若使用了覆盖索引,则该索引仅出现在key列表中。
key_len: 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长度越短越好。key_len显示的值为索引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而并非实际使用长度。
ref: 显示索引的哪一列被使用了,如const常量,sharedz_t2_col1(t1.id = t2.id)等
rows: 估算找到所需的记录所要读的行数。
Extra: 额外信息。 要避免在extra出现using file sort, using temporary。
是mysql提供可以用来分析当前会话中语句执行的资源消耗情况,可以用于sql的调优的测量,默认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保存最近15次的运行结果。
show profiles; //输出最近15次的sql语句和运行时间
show profile cpu,block io for query 3;//分析三号查询的完整查询周期
五种低性能的profile属性:
sql中内置了慢查询日志(记录查询时间超过了阈值的sql语句,禁止在生产环境使用因为会大大降低sql性能)和 全局查询日志 (禁止在生产环境使用同样也会大大降低sql性能 ).
在mysql的my.cnf中设置: general_log = 1, general_log_file = /path/logfile, log_output = FILE.
通过select * from mysql.general_log; 来查询general_log中的内容。
下一篇:DPDK系列之六虚拟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