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单词边界匹配(\b)就是类似于这样的:一边必须是单词字符,另一边不能是单词字符。从环视的角度考虑,它是这样进行判断的:在某个位置向左/右看,必须出现或不能出现某类字符
<[^/>][^>]*>
来匹配HTML中的open tag,它保证了<之后不会出现/,这样就排除了<\img>
这类的close tag,但是它可以匹配到self-closing tag,比如
<[^/>][^>]*[^/]>
,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就是在 < 与 > 之间的[^/>][^>]*[^/]
,能匹配的文本至少包含2个字符。这样是无法匹配
这类的标签<[^/>]([^>]*[^/])?>
这个表达式来解决无法匹配
这类的标签问题<
,同时要求在这个<
之后的字符不能是/
;然后匹配中间的文本,除非在标签的属性中出现(也就是"" ‘’ 引号字符串中),否则不能出现>
,且长度必须大于1(<>
不是合法的tag);最后匹配>
,同时要求这个>
之前不能是/
<(?!/)
,其中的(?!/)
是一个环视结构,(?!..)
是这个结构的标识,/
才是真正的表达式,整个结构标识的意思是“在当前位置的之后(右侧),不允许出现/
能匹配的字符”。<[^\]
类似,其实两个是大不相同的:如果<[^\]
能匹配成功的话,正则表达式真正匹配到的文本是 < 与 后面不是 \ 的这个字符,是由两个字符构成,而 <(?!/)
完成的匹配只是 < 这个字符,而不包含 < 后面的那个字符,这样就能准确的表示 “匹配< ,同时<之后不能是/”(?
,其中(?也是一个环视结构,(?是这个结构的标识,/
才是真正的表达式,整个结构的意思是“在当前位置之前(左侧),不允许出现 / 能匹配的字符串”,(与上述的(?!/)
类似,只是多出现 < ,更加形象的指向左侧),这样就可以准确表示“匹配 > ,同时 > 之前不能是 / ”
('[^']*'|"[^"]*"|[^'">])+
<(?!/)('[^']*'|"[^"]*"|[^'">])+(?
,它可以准确的匹配open tag,而且不会错误匹配self-close tag,如下图所示:import reopenTagRegex = r"\A<(?!/)('[^']*'|\"[^\"]*\"|[^'\">])+(?\Z"re.search(openTagRegex, "\">").group()
re.search(openTagRegex, "'>").group()
re.search(openTagRegex, "").group()
re.search(openTagRegex, "
") is not None
re.search(openTagRegex, "
") is not None
(?!...)与(?,他们分别是“否定顺序环视”与“否定逆序环视”,否定的意思是:“如果正则表达式匹配成功,则在当前位置匹配失败”,而顺序与逆序则表示 正则表达式需要匹配的文本所在的位置
结构名字 | 记法 | 判断方向 | 结构表达式匹配成功后的返回值 |
---|---|---|---|
肯定顺序环视 | (?=…) | 向右 | True |
否定顺序环视 | (?!..) | 向右 | False |
肯定逆序环视 | (?<=…) | 向左 | True |
否定逆序环视 | (? | 向左 | False |
\d{3}
为表达式的四种环视能匹配的位置分别是:右侧必须出现三个数字字符,右侧不能出现三个数字字符,左侧必须出现三个数字字符,左侧不能出现三个数字字符<(?!/)
匹配的其实只有一个字符 <
,(?
匹配的也是一个字符,虽然他们都需要测试/
的匹配。有时确实需要用到”原地“判断,因为要寻找的确实只是一个位置,而不需要真正匹配任何字符,比如整理数字字符串的格式等等(?=(\d{3}+))
,将它替换成逗号(这里的意思其实是塞进去一个逗号),如下展示:import re
re.sub(r"(?=(\d{3})+)", ',', "123456")
结果却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因为“右侧数字字符串”严格来说应该是“当前位置右侧,所有的数字字符构成的字符串”;但是(?=(\d{3})+)
并不能表示这种意思,比如:第一个字符 1 之前的位置,右侧的数字字符串长度为5,但其中存在长度为3的字符串,所以这个位置也是可以匹配的。同样的2、3之前的位置也是如此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配合否定顺序环视,让(?=(\d{3})+)
能匹配右侧的整个数字字符串,而不能只匹配其中的一个子串,也就是说,要一直匹配到“右侧不能再有数字字符的位置”为止
(?=(\d{3})+)(?!\d)
,如下展示:re.sub(r"(?=(\d{3})+(?!\d))", ',', "12345")
从上述的结构来看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当字符串的长度刚好为3的倍数时,还是会有小问题,如下:
re.sub(r"(?=(\d{3})+(?!\d))", ',', "123456")
字符串的开头多出了一个错误的逗号,因为这个位置的右侧的数字字符串的长度为6。
(?<=\d)(?=(\d{3})+)(?!\d)
,如下:re.sub(r"(?<=\d)(?=(\d{3})+(?!\d))", ',', "123456")
仔细观察上述例子可以发现,表达式中出现了三个环视结构,还使用了嵌套与并列两种组合,下面在举一个例子
我们在日常中会碰到中英文混排的文本,英文文本需要使用空白字符来区分单词,中文文本中则很少出现空白字符,但是进行了某些操作(转贴或格式转换)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多余的空白字符:
"但行 好事,莫 问前程 Fortune favors the bold, 有多余 的 空白 字符"
正则表达式中删除空白字符是很容易的,直接使用\s+
即可。但是如果直接删除\s+
能匹配的文本,就会变成如下字符串
import respaceWorld = "但行 好事,莫 问前程 Fortune favors the bold, 有多余 的 空白 字符"
spaceRegex = r"\s+"
re.sub(spaceRegex,'',spaceWorld)
所以在这里,真正要找的其实是这样的\s+
:“从它向左看,不能出现英文字母;从它向右看,也不能出现英文字母”,所有需要在\s+
的两端分别添加否定逆序环视与否定顺序环视,得到(?,如下展示:
re.sub(r"(?
在这里你或许会想,这个表达式是否能修改,比如左侧的否定环视(?能否修改为肯定环视,指定出现一个非英文字符
(?<=[^a-zA-Z])
,右侧的否定顺序环视也改为肯定顺序环视(?=[^a-zA-Z])
?
乍一看是没有啥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涉及的是肯定环视与否定环视的一大根本不同:肯定环视要判断成功,字符串中必须有环视结构中表达式能匹配得字符,而否定环视要判断成功,却是有两种情况:字符串中出现了不能由环视结构中表达式匹配的字符;或者字符串中不再有任何字符,也就是说,这个位置是字符串的起始位置或者结束位置
# 否定环视
re.sub(r"(?
如果使用肯定环视,则无法去掉字符串首尾的空白。因为在字符串的开头,\s+
虽然能匹配空白字符,但其左侧并没有任何字符,所以(?<=[^a-zA-Z])
无法匹配成功;字符串末尾(?=[^-zA-Z])
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