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彧,字幼文,是河东解地人。年少好学,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后来担任郑县县令。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赐给他钱十万,米百石。当时的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从普通百姓起家,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安定天下,等到功成之后,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叫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风烛残年之人。以前担任赵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政务全由下属办理,贿赂公行,百姓叫苦,怨声载道。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干子这个人,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是他的长处,担任文官管理百姓,则不是他能理解的。如果说优待老人,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损失则太大了。我死进谏,怎敢不竭忠尽智呢。”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干子最终免了职。应州刺史唐君明,在母亲死后的服丧期间,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姑姑,柳彧弹劾他。二人竟因此而犯罪。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喜欢他。他见皇上勤于听政,众多官员的奏请,多烦杂琐碎,于是上疏进谏,皇上看后嘉许他。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不久,又叫他复职,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右仆射杨素是当时的显贵,官员都怕他,没有谁敢得罪他。曾经因为小罪过,皇帝命令把他送到南台,杨素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从面进来,看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杨素立即离开座位。柳彧据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问清杨素的犯罪事实。从此杨素对柳彧怀恨在心。柳彧当时正受到皇上信任,所以杨素没有什么办法来中伤他。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百姓每到正月十五日,做角抵之类的游戏,并且互相攀比,以致糜费了财力物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法。皇帝赞成他的意见。这年,持节巡查考察河北五十二州,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州县官员都肃然起敬,无不震动害怕。皇上嘉奖了他。 柳彧彧字幼文,河东解人。寓居襄阳,梁末随父仲礼归周。为宇文护中外记室,出为宁州总管掾。建德中,为司武上士,转郑令。隋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屯田侍郎。迁治书侍御史,拜仪同三司,加员外散骑常侍。仁寿中,坐事除名。炀帝即位,徙敦煌。徵还,道卒。
青鹄雀鸟望着西北天方,(你想说跑掉的女孩子又回来了吗?)。直至如冰霜般寒冷的清晨才回到学校,但身心已疲倦有如僵木。梦到昨晚大家一起许愿,我的心神却总是思念着你。飞碟破蛹,羽翅自然会舒展,(那个她)如闺中室女抚着如瀑乌丝纵欢情于琴书(访归去来兮辞?)之上。梦境幽然无边只是徒增苦恨罢了,妄心学习古代圣先贤终究无可能为,最终还是心念回首一相顾情而已。
我认为这只是现代学生的一首言情“诗”罢了,并非古文···望斟酌语句,习学经典,勿以此败笔横生,文法难符,词句自创,自以为是的废品来冒充先辈的精华,招的他人耻笑,留人口实。败了自己本已劣极声名。
欢迎楼下的小人们粘贴复制,别忘了记住自己的身份,小人废品而已,渣滓而已。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两座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该句出自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河中石兽》。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位于河边,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的两座石兽一起陷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搜寻石兽,最后无法找到,他们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他们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的人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两座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只不过是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疏松轻浮,石兽埋没在沙子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荒唐吗?”大家对他的话表示信服,认为这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在河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石头坚硬沉重,沙子疏松轻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由于石头的反击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必定倒转栽倒在坑中。
像这样又一次冲刷,石头又翻转一圈,不停翻来翻去,石头于是就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动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河底寻找,不更加荒唐吗?”人们按照他说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是很多的,可以凭借常理而主观推测吗?
文学鉴赏: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讲学家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讲学家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