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坏习惯正在“偷走”你的听力
创始人
2025-03-03 13:06:19
0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也如眼睛一般,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另外一扇“隐形窗户”。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但是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正在危害你的双耳,如果不注意保护,耳朵也会“闹脾气”。

“熬夜党”请警惕“突发性耳聋”

今年29岁的小雷是一名眼科医生,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要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加上不规律的作息,让她最近常常感觉耳鸣,右耳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棉被。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小雷的右耳低频,有两个频段的听力下降20分贝以上,医生确诊她为“突发性耳聋”。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易雪莲:为什么叫突发性耳聋,它就是一个原因不明突然导致的听力下降。这种情况,我们要看下降的类型,比如说频段,然后还有就是下降的程度,因为这些类型不一样、程度不一样,它就可能会影响预后。

医生表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也逐渐趋于年轻化。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我们的大脑、心脏血管呈网状,但是内耳的供应血管只有一条,而且没有侧支循环,一经损伤不可逆转。所以熬夜,连续的熬夜会导致血管的痉挛以及血容量的不足,这种代谢性的会出现突发性耳聋。严重地的,再合并有基础病,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

突发性耳聋后72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专家提醒,耳鸣是耳聋的早期预警,尤其在夜深人静时,若耳内持续或间断出现蝉鸣声、电流声、雷鸣声,同时伴有听力下降、眩晕、耳闷胀等不适时,建议立即就医筛查。出现突发性耳聋后的72小时是治疗“黄金期”,搁置越久,恢复可能性越小、后期治疗难度越大,甚至还将面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后果。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执行副主任 沈纳:一旦发觉自己的听力有下降,尽量在三天之内到医院来就诊,因为这是一个最佳的治疗的窗口期。其实我们建议是24小时就要来,这样的话可能是治疗是最及时的,还有望恢复你所受损的听力。

哪些坏习惯正在“偷走”你的听力

数据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存在听力受损,影响超过15亿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增加。您是否了解自己的耳朵?除了熬夜、作息不规律,还有哪些坏习惯会导致我们的听力减退?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听力不再被悄悄“偷走”呢?

所谓听力损失,是指人耳在某一频率的听阈,比正常听阈高出的分贝数,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

听不清常重复 快查听力别耽误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经常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在观看电视或接手机时,音量过大、讲话声音总是比平时高,或者耳朵频繁出现耳鸣,这些都可能是听力受损的迹象。医生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执行副主任 沈纳:一般从60岁之后,我们就应该关注自己的听力健康了,一年去医院做一次检查还是必需的。特别是一些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能要增加一些检查的频率。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上升到约1/2,但助听器的佩戴率却只有5%左右。听力障碍,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还可能诱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佩戴助听器等于“残疾”,羞于佩戴。医生强调,目前对于中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主流的干预手段,还是验配助听器。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执行副主任 沈纳:其实佩戴助听器,就像老年人佩戴老花镜一样的,其实就是耳朵的老花镜,这个是一个同样的道理。戴助听器对自己提高生活质量是很重要的,就像我经常对病人说的,你要早戴早享受,这样和家人的交流也会变得通畅起来。这样能够减缓大脑功能的衰退,甚至能够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 李永新:大脑器官非常聪明,如果你这一侧耳朵能听见,它会把听信号传到中枢,中枢知道了你能听见,所以定期给它发放营养物质,这个耳朵器官能正常再运营。如果信号上不去了,听不到了,它就不再分泌那些营养,所以佩戴助听器可以减缓听力下降。

在嘈杂环境中 尽量不要佩戴耳机

除了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佩戴助听器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在类似工地、地铁等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佩戴耳机。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耳鼻喉科执行副主任 沈纳:外界也好,或者地铁也好,本身外界就有噪声,然后再叠加上耳机里面放大的声音,对我们耳朵里面的神经细胞,放大的刺激作用是很大的,就像在你耳朵边上安了个大喇叭。

耳机的使用要遵循“三个60”原则

专家建议,耳机的使用要遵循“三个60”原则,也就是音量不超过最大值的60%;每天佩戴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佩戴耳机时周围环境的噪声如果超过了60分贝,也不建议在这个环境下佩戴耳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还宣...
“95后”叶紫薇破格晋升为中国...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4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特地来到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为破格晋升...
清明假期流行“下县”赏花,县域... 临近清明小长假,相关出行预订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多个旅游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预订火爆。...
“游客”海边赏景闲聊?可能是间... 我国海洋面积辽阔,海岸线漫长,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更是重要的战略屏障,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
“偷偷搬运”微短剧?法院认定侵... 【案情】某视频公司委托某榕公司根据该视频公司提供或确认的微短剧剧本,制作单集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视频短...
今晚油价调整!加满一箱油将多花...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4月2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
美国财政部宣布新一轮与俄罗斯相...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4月2日获悉,美国财政部宣布了新一轮与俄罗斯相关的制裁,涉及5名个人和4个实体。目前...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缅物资运抵震...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缅甸物资经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清水河口岸进入缅甸境内后,...
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回应小米汽车事...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枞阳高速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燃烧致三名年轻女孩去世。其...
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澳媒炒作中国科考船途经澳附近海...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发言人就澳媒炒作中国科考船途经澳附近海域答记者问。问:据报道,一艘中国科考船日前出...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7号关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延期公告【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
学校幼儿园违反将从重处理!食堂...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5年4...
李涛任河南省副省长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2025年4月2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
国务院决定:任命周一鸣为香港警...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
雷军回应SU7车祸致三人死亡:... 4月1日晚间,小米CEO雷军回应广受关注的“小米SU7高速车祸”事件。雷军表示: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
以色列宣布取消对美国商品征收关... 当地时间4月1日晚间,以色列政府发布声明,称按照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及经济与工业部长...
钟南山最新提醒:这个习惯可能致... 近日,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特邀钟南山院士进行讲解。钟南山呼吁别再“无效节约”。他说:“老人家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