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世界最大都市!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明开放
创始人
2025-06-05 07:05:53
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澎湃新闻获悉,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将于2025年6月5日正式面向公众免费试开放。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白马寺镇的这一博物馆作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关键组成部分,与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辅相成,荟萃1300余件(套)珍贵文物,系统展示汉魏洛阳故城遗址60年来的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其珍贵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据悉,北魏时期的洛阳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格局保存最完整、保存状况最好的都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图源:洛报融媒记者 张光辉/摄  )

汉魏洛阳城遗址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始建于西周,建城史近1600年,作为都城长达600年,是中国古代建都总时间最长的都城。自196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开始进行考古勘察工作以来,汉魏洛阳故城的整体规模已得到基本探明,其中包含南郊礼制建筑遗址、金墉城遗址、永宁寺遗址和宫城阊阖门、太极殿、显阳殿遗址等,出土文物约2万件(套),是目前考古资料最为丰富的都城遗址,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

展览现场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 展览现场(图源:洛报融媒记者 张光辉/摄  )  

定名争议

今年4月,这座位于洛阳白马寺东侧的博物馆定名才尘埃落定。从2023年立项时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到2024年更名“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再到2025年4月正式定名“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名称中“洛阳”二字的去留不仅牵动公众神经,更折射出文化遗产命名中学术逻辑与地方认同的深层博弈。

争议始于2024年11月,有网友发现博物馆施工现场的门牌石上名称悄然去掉“洛阳”二字,引发关注。部分网友认为此举削弱了洛阳作为汉魏都城的历史地位,甚至质疑是“自我矮化”。另一部分人担忧更名后博物馆吸引力下降,认为原名能更直观传达主题。

2024年11月19日,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仵荣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更名是为突出“汉魏故城”的唯一性,避免与许昌、大同等同类型遗址混淆,同时契合“国家级博物馆”定位,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标杆。

然这一解释并未平息质疑,反对者以“故宫”“兵马俑”无需前缀为例,指出“汉魏故城”对普通游客认知门槛较高,可能导致误解为全国汉魏城址统称。有网友翻出“洛阳古墓博物馆”更名后遇冷的前车之鉴,该馆2009年更名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后一度人气低迷,直至2022年恢复原名并增设副题“河南古代壁画馆”,凭借沉浸式体验逆袭为“爆款”。

从“汉魏洛阳城”到“汉魏故城”,再到“汉魏洛阳故城”,名称的反复调整既是对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亦是对其博物馆定位认知深化的过程。正如仵荣全接受采访时所说:“讲好汉魏时期的故事,让遗址开口说话,才是博物馆的终极使命。”期待这座即将开放的博物馆能以其跨越时空的展陈叙事,让公众更好感知名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迎来开放

6月3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官宣于2025年6月5日正式面向公众免费试开放,6月3日起,观众可分时段预约。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外观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经过了东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修缮与使用,至唐初废弃,沿用长达1600余年,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的都城,西周、西汉、后赵、北齐、北周等朝代的陪都,建都史近600年,是历代定都时间最长的遗址。同时,遗址主要使用的汉魏时期,又处于中华文化大发展、中外文化大交流、民族文化大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都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更是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研究中国文化发展演进、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外观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是洛阳市“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开放后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20亩,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以汉魏时期历史文化为核心,荟萃1300余件(套)珍贵文物。  建筑整体庄严大气、古朴灵动,黄沙色外立面与遗址环境浑然一体,宛如一座巍峨宫殿屹立于茫茫平原。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外观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外观  

博物馆主体建筑以汉魏都城“建中立极”理念为魂,南北中轴线贯穿全馆。入口处长达88米的拱形桥,横跨地面与二层展厅,游客拾级而上时,大气“宫殿”跃然浮现眼前,仿若“穿越”到汉魏朝堂一般。

景观设计更是暗含“天圆地方”宇宙观,博局镜、五铢钱等汉魏符号巧妙点缀于细节中,入馆前细细观察,还能看到“汉魏”二字镶嵌于门框,匠心独运。

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设3个基本陈列展厅、1个精品展,通过对文物精品、数字科技、科研成果的展示,立体呈现汉魏洛阳城的文明之光。

第一展厅“天下河洛 大都惟中”,揭秘古人“择中立国”的智慧,通过考古成果与地理模型,展现都城规划对隋唐乃至东亚的深远影响。

第一展厅“天下河洛 大都惟中” 

第二展厅“汉魏经典 魂脉融合”,聚焦都城作为政治、文化中枢的地位,以文物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包容性。

第二展厅“汉魏经典 魂脉融合” 

第三展厅“千秋创举 世界大同”,重现丝路通商、佛教东传等跨文明交融场景,诠释汉魏洛阳对世界文明的推动。

第三展厅“千秋创举 世界大同” 

“精品展”陈列昭君出塞镜、石棺床等国宝级文物,尽显汉魏工艺巅峰。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昭君出塞铜镜最为瞩目。铜镜表面详细记录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据了解,它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昭君出塞故事的文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昭君出塞镜 

展览现场

除展陈区外,总序厅亦可憩可游。文创区、休息区、展览区、演出区等,多样性的文化空间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展览现场

作为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常设展的亮点之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还将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让历史“活”起来。

第一展厅正中区域采用“全息投影+地理沙盘”的多媒体展示形式,向观众直观地表现了汉魏洛阳城从西周至北魏时期的城址发展脉络。

“全息投影+地理沙盘”多媒体展示 

博物馆2层特展《数字洛阳》沉浸式史诗剧场 ,通过3D建模与多媒体技术,复原了永宁寺塔、铜驼大街等北魏盛景。地、风、水、火带来的四重意境,让观众在层层不尽的记忆片段中,沉浸式感受北魏洛阳的风华绝美与历史激荡。

展览现场

考古六十载

自196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60年来,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饱经沧桑、深埋于黄土之下的汉魏洛阳城逐渐“醒来”,成为目前考古资料最为丰富的古代都城遗址。1961年,国务院公布汉魏洛阳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2006年,《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出台,为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010年,汉魏洛阳城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4年,汉魏洛阳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名录。2021年,汉魏洛阳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3年,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获得批复。2025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试开放。

汉魏洛阳城首次确立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布局,其南北长达10公里的铜驼大街开创轴线建筑先河,直接影响隋唐长安、洛阳的都城规划。北魏时期都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宫城核心区发掘的太极殿、阊阖门遗址,展现"前朝后寝"的宏大规模。2024年最新发现的北魏里坊路网,以十字街架构揭示中古都城里坊制度的源头,为研究隋唐市井文明提供关键证据。

汉魏洛阳城遗址 

从西周成周城到北魏洛阳城,遗址连续叠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六朝都城遗迹,累计建都时长超600年。2023年西周贵族墓葬群的发现,实证西周时期洛阳"殷商遗民聚居区"的多元文化融合;永宁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残片与金墉城军事要塞遗存,串联起佛教东传与丝路文明交流的鲜活图景。

作为2014年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东方起点,馆藏罗马玻璃器、西域风格壁画等文物实证中外文明交融。遗址内出土的"西域使臣朝贡"铭文砖,与日本、朝鲜半岛出土的同类文物形成跨时空呼应。

汉魏故城以"定都总时长最长、遗址面积最大且保存最完整"创下世界都城遗址纪录。其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留存6朝40余位帝王治国印记,堪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立体档案。

考古专家钱国祥说:"汉魏洛阳城是中国都城从‘先秦多宫制’向‘隋唐轴线制’转型的关键标本。"阊阖门遗址作为中国最早宫城正门,其双阙形制开创门阙制度先河;"前朝后市"的空间布局催生隋唐东西市制度,甚至影响明清北京城格局。

遗址内西周殷商遗民墓葬与北魏鲜卑文化遗存同框,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脉络。最新出版的《汉魏洛阳城考古发现和研究》系统梳理2000余件文物研究成果,被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核心成果。

(本文图文综合自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洛阳网、洛阳融媒等相关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4-0横扫对手,王楚钦晋级WT... WTT澳门冠军赛男单1/4决赛,王楚钦以4-0战胜中国台北选手林昀儒,晋级四强。
中国驻韩使馆向为营救中国公民而... 9月11日,一位在韩中国公民在仁川海边遇困,仁川海警署第一时间出动警员前往救援。最终,中国公民成功获...
卡塔尔首相与美副总统举行会谈,...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左)、美副总统万斯(中)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右)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当地时...
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发生7.3级...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3日10时37分在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北纬53.05度,东经160.4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党委委员、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陕西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王...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
柯克案枪手遭父亲“举报”后落网...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帕特尔和犹他州州长考克斯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
柯克枪击案嫌疑人身份确认,系犹... 当地时间9月12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一执法官员透露,此前因枪杀查理·柯克而被拘留的嫌疑人身份已确认...
尼泊尔过渡政府总理卡尔基宣誓就... 当地时间12日21时40分左右,尼泊尔过渡政府总理苏希拉·卡尔基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成为尼泊尔历史上首...
尼泊尔宣布解散联邦议会众议院 ... 尼泊尔总统府当地时间12日晚宣布,解散联邦议会众议院,计划于2026年3月5日举行大选。尼泊尔总统办...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2025年9月12日第十四届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
武网官宣参赛阵容:郑钦文伤愈归... 9月12日,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揭晓首批单打正赛入围名单,正处在伤愈恢复期的郑钦文确认参加比赛。作...
第50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京...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消息,第50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1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副主席、中国...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称... 西贝公布“罗永浩菜单”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9月12日下午,西贝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作...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 国家财... 今天(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
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风...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9月1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 财政民...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
人民法院将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