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求同存异的下一句)
admin
2023-09-25 21:03:10
0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第一次公开提出“求同存异”,于是“求同存异”和从此便成为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原则之一。

直到今天,中国在处理对外事务上,无论是领土争端,还是合作谈判,都必然会谈到“求同存异”,而且不仅仅是限于外交,在中国对外发展的多方面领域上都是如此。

很多人对“求同存异”的理解只是“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以和平的姿态拥抱世界;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当时的中国国力太弱,为了给国内发展留出空间,而选择的策略。不过在我看来,这“求同存异”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大战略。

周恩来总理

要看明白这个战略其实不难,这要先看明白我们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在干什么。

在苏联解体前后,美国政坛出现了两本非常著名,但观点相反的著作,一本是1992年,美国著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撰写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另一本是1993年,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缪尔·亨廷顿撰写的《文明的冲突》。

《历史的终结》的观点终结下来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是人类政治体制的最终呈现,没有比它更好的了。结合当时苏联解体的背景,福山便在一时之间名声大噪。

而《文明冲突》却认为,冷战后,世界将分为7大或8大文明,这些文明之间不存在谁承认谁比我强大,但也正因为如此,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将会代替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主要的冲突根源。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文明冲突》肯定了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却是在强调冲突,认为文明之间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

苏联解体

《历史的终结》基本就是美国民主党的政治思想,所以民主党推行的基本就是美式制度输出、美式价值输出,到处煽动颜色革命,要把所有不认同美式民主的政权推翻,建立亲美的政权。

而《文明的冲突》就是共和党的政治思想,比较激进、强调对抗,冷战后美帝亲自下场发动战争的总统基本都是共和党总统,而特朗普虽然没有发动战争,但也是宣扬民粹主义,对抗意识比较强。

虽然观点分歧比较大,但是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不求同”求“冲突”。

伊拉克战争

其实看世界地图,二战前,全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强国都是在欧洲,二战后即便美国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但全球的发展也都围绕在欧亚大陆上。

中国改开以后迅速崛起,并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亚洲逐渐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一体化发展达到空前的速度,其实所谓全球一体化,更像是欧亚一体化。

冷战后我们总说“一超多强”,一超自然指的是北美的美国,而多强却毫不例外都集中在欧亚地区,所以美国更像是孤悬在大陆外的孤岛。

中国加入WTO

美式霸权是继承的英国海洋霸权,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美国就是大号的英国。

海洋霸权之所以会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业贸易需要海运,而人类作为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之所以会依赖海运来发展,则是因为陆地运输成本高。成本高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修路难,你要做生意把东西卖到远方就需要修路,修路就需要开山破土。

而过去生产力落后,修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条路或许要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就算路修好了,还要修配套设施,每年也要砸进去一大笔维护费用,而以前生产的商品能卖出去的种类又少,所以修路在过去闹不好就是劳民伤财的时期,生意自然也很难做起来。

大航海时代

当生产力开始进步,人类可以制造出更多的商品,以及大型交通工具的时候,海运也开始出现,并且迅速繁荣起来,因为海运你只需要造一条船,找出一条航道就能进行运输,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于修路来说,都很低。所以现在的西方传统强国,基本都是从海上开始崛起的。

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发达的建造工具和更加科学的建设方式,使得修路越来越容易,遇到高山挖一条隧道,遇到峡谷架一座桥梁……同时汽车、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更是大大缩短了运输成本。

陆地交通的发展削弱了海运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影响到了依靠海洋成为霸主的国家,也就是当时的英国。

英法战争

英国依靠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几乎把控了全球主要的海上航道,从而成为世界霸主,所以陆上交通的繁荣是英国人决不能看到的,于是扮演起了我们熟知的“搅屎棍”角色。

要影响陆地交通并不难,就是破坏稳定,挑起冲突,只要陆地上的国家一闹冲突,那么两国之间的交通,以及通过这两国之间的交通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英国当时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大陆,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所以也不难理解,在亚洲的日本,以及台湾的台独分子整天鼓吹分裂中国大陆(李登辉著名的“中国七块论”),是处于什么目的了。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大陆,是绝对不符合岛国称霸的利益的。因为一旦大陆统一,经济核心必定向大陆转移,岛国也就必定处于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

拿破仑差点统一欧洲

所以美国维持霸权的方式相当明确,不能让欧亚大陆真正地成为一体,尤其是陆地交通线的打通。而当年苏联和美国争夺霸权的方式也相当明确,那就是用意识形态统一欧亚大陆。

而如何打通或分裂欧亚大陆,这里有3个重要的地区:中东、阿富汗、东欧。

这3个地区是联系亚欧大陆的关键“桥梁”,也是美苏冷战时争夺最激烈的3处地方。即便苏联解体,这3处地方也没能逃脱战乱的命运,甚至比冷战时期更加混乱。

因为只要这3处地方不安宁,或者受美国的控制,全球主要的商贸路线就还是海运,而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要跟美国争夺海洋霸权,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中东几乎从未停止过战乱

看明白了美国的做派,就应该知道中国的“求同存异”意味着什么。

美国和苏联以武力的方式,强行对自己不满的国家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不管打着什么旗号,本质上还是帝国主义的做派。不考虑他国国情,用暴力向外推销自己的价值,那你的价值真的值吗?

当你要一个国家心甘情愿地跟着你发展,喊口号是没用的,苏联在阿富汗喊“社会主义好”,阿富汗人听得懂吗?美国在叙利亚喊“自由民主”好,叙利亚人又在乎吗?美苏不了解这些国家的国情,也不知道这些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所以他们的改造计划毫无疑问都失败了。失败的同时,也给这些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惨痛的灾难。

苏联入侵阿富汗

要反对美苏那样的霸权主义,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的意思就是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并不是排斥的、冲突的敌对关系,而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的关系。

中国不像美苏那样,要给其他国家强加什么价值,搞意识形态外交,而是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让对方自己去探索。因为不管你是什么信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经济。这就是“求同”。

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但为什么却和巴基斯坦、伊朗这样的政教合一国家搞好关系,因为中国尊重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体制,所以同样,他们也尊重中国。这就是“存异”。

中国以“求同存异”的战略对外发展经济,为什么发展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什么,是国家。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帮别人打好发展基础,让他国人民摆脱他国束缚、摆脱极端思想,自主去探索、去寻找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方式。这样的方式怎么不受他国尊重,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而这样发展后的结果,自然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也正是在“求同存异”的包容政策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员国中可以看到包含有: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

目前一带一路国中,位于中东、中亚、中东欧的欧亚大陆连接国家占了大半,所以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实质上就是要打通整个欧亚交通线,整合整个欧亚大陆,打破美国的海洋霸权。

中国给“一带一路”的沿路国家修路,修配套的基础设施,给当地带来就业,路修通以后,中国的商品不仅可以卖给他们,还能通过这些路卖到更远的地方。而这些沿路国家收过路费也好、发展旅游经济也好,都可以获得一大批经济收入,收入高了就可以买中国更多的商品,中国也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欧洲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并没有那么排斥,欧盟中已经有国家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备忘录,毕竟这个收益大家都心知肚明。

希腊前财政部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曾表示:

中国对其投资很有耐心,他们不会带着投机的目的来掠夺资源,中国人讲究先打好基础,随后再不断建设,他们着眼于今后的二三十年。

“一带一路”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这个结果就是美国霸权的落幕。

所以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美国就抓狂了,开始疯狂抹黑,什么“经济殖民”,什么挑战国际秩序。可笑的是,中国和他国的合作都是在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下进行了,可见美国已经到了无端扣帽子的地步了,当然这些符合帝国主义的逻辑。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从“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一带一路”发展,这是一个连环相扣的战略发展,但要打通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沿路的很多国家基础设施是相当落后的,几乎是要从头建设,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第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所以将“求同存异”的观念宣传出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中国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挑战。

美国深知中国战略对于美国霸权来说有多么致命,所以美国一直在想方设法地遏制。“一带一路”的基础是基于中国“求同存异”的包容政策,所以美国会污蔑中国压迫少数民族、污蔑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权……这些挑战越多越能说明中国的战略越正确。

中国对于现在美国的挑战也是正面回击,“求同存异”是相互的,如果美国不留情,也休怪中国没礼貌。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以前中国在联合国基本都是投弃权票,但是近年来叙利亚问题上至少投了10次反对票。

中国的发展,完全符合二战后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而按照这个客观规律的发展结果就是美国霸权的落幕,所以“求同存异”及其延伸出来的“一带一路”本质上就是阳谋,就和《论持久战》一样,我把我的战略都告诉你,但你就是没办法。

在2021年的G7峰会中,美国也提出了他们的“一带一路”:B3W。把中国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让中国。很明显这是想用中国的方式和中国进行对抗,但很明显美国是做不到的,毕竟现在的美国不是二战时的美国,自己国家的基础设施都一团糟,10年修不完一条高铁,还帮别人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图片源自路透社)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
美国空军暂停SpaceX在太平... 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空军已经暂停了SpaceX公司提出的从太平洋环礁测试高超音...
美国空军暂停SpaceX在太平... 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空军已经暂停了SpaceX公司提出的从太平洋环礁测试高超音...
四川甘孜一地发生泥石流,灾害发... 受短时强降雨影响,7月4日17时50分左右,四川甘孜丹巴县巴底镇沈足沟发生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前已提...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经... 据玉渊谭天消息,博主了解到,目前,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只欠临门一脚,关键在于欧方...
外媒:印度拟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 据外媒报道,印度4日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
外交部领事司再次提醒中国公民暂... 近日,以色列与伊朗宣布停火,但地区局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两国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交部领事司和中...
抖音新规:未满16周岁禁止出镜... 7月4日,记者从抖音获悉,该平台启动“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明确禁止未满16...
92岁游本昌,宣誓入党!他的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人,游本昌!”“七一”前夕92岁高龄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在鲜...
全国用电负荷超14亿千瓦,创历... 记者今天(4日)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近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7月4日,全国...
冯其红已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 记者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官网获悉,冯其红已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冯其红,男,汉族,中共党...
中国驻泰使馆说一中国公民获救 ... 新华社曼谷7月4日电(记者林昊 高博)中国驻泰国大使馆4日发表公告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衷某...
马龙当选为全国青联副主席 7月4日,据现代快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7月3日下午在京闭幕...
三部门调拨2.5万件物资支持川... 7月4日,针对四川、甘肃、辽宁等地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等情况,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
特朗普将签署“大而美”法案 实... 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
2025直通高考 | 明日起这... 今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山东省2025年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本科计划)、艺术类本科批、体...
关税谈判限期将至,欧盟、日本等... 现在距离美方设定的所谓关税谈判截止日期还剩不到一周时间,欧盟、日本、印度等多方都强调了捍卫自身利益的...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中国公民衷某...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衷某已获救。中国驻泰使领馆再次提醒我同胞警惕海外“...
包头回应“人才引进”遭质疑问题... 据内蒙古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消息,7月4日,包头市委讲师团通报:关注到网络上反映我团人才引进中有关问题,...
雨果因签证问题无缘美国大满贯 北京时间7月4日,世界排名第三的巴西乒乓球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发文,称此次赴美签证遇阻,将无法参加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