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奋进新征程 龙江展新篇”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走进哈尔滨机务段。来自全国20家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全字号”教具展厅、段史文化教育馆、检修库等核心区域,沉浸式感受中国铁路工业发展的红色脉络与科技魅力。

据了解,哈尔滨机务段主要承担京哈线(电力)、北黑线(内燃)客运任务和京哈线(电力)、滨洲(内电混用)、滨北、齐北、北黑、拉滨、通让、滨绥、成宾九条主要干、支线货运任务和哈枢纽及周边调小任务,运行里程2688公里。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路先进党组织、铁道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匠心传承:80余件"全字号"教具点亮实训课堂
走进机务段大门右侧的职教科展厅,80余件由“龙江工匠”全凤武团队手工打造的“全字号”教具令人眼前一亮。DF4型机车柴油机电动组合、HXD3CA型及HXN5型机车等实物教具,可实现模拟标准化行车、电器动作试验、机车故障处理、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机车工艺检修、机车模拟驾驶操纵演练等功能,不但大大提高“理论教学实作化、实作教学实战化”教学效果,而且通过业务骨干、技术尖子的“传帮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非凡业绩。

历史回响:900㎡展馆讲述百年奋进史
步入院内南侧的段史文化教育馆,此馆共分为上下两层,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于2016年8月建成投用,共有《车轮滚滚,阡陌沧桑》《红色血脉,星火燎原》《烽火岁月,抗日斗争》《迎来曙光,发展生产》《春潮涌动,铿锵前行》《改革创新,崛起英姿》《科学发展,辉煌哈机》7个单元以及“朱德号”“铁牛号”两个专题展室组成。馆内共陈列1200余幅历史图片和300多件实物,全面立体展示百年哈机发展历程,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工业旅游的重要教育场所,先后被国铁集团、集团公司、黑龙江省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基地、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路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路内外单位参观研学3000余人次。
科技攻坚:24小时检修线守护万里铁道
在整备场东侧的检修库,每天至少有120台机车在这里进行整备、检修作业,多个班组采用日班及四班倒制度,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于铁路来说,保障机车安全顺利出行尤为重要。作为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货运段,这里除了担负配属的9种机型206台机车的检修任务,还承担着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地中转机车的整备和临时维修任务。临近冬运,机车高频使用,高寒环境易使制动系统、电气化线路等关键部件冻结或脆化,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转,目前车间每天围绕机车开展检查项点约3000项。

创新生态:蒸汽机车变身"红色课堂"
火车广场,以“望哈站”旧址复原建筑为依托,停靠两台“朱德号”机车构成独特景观。两台“朱德号”机车分别是蒸汽和电力机车与两节改造后的绿皮车车厢,职工可在车厢内读书学习和就餐。此前为段团委“青年自组织”创新创效项目。
从1898年中东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到如今覆盖9种机型的现代化机务段,哈尔滨机务段始终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缩影。当记者们走出检修库,远处整备场上10多台机车整装待发,这些钢铁巨龙承载的不仅是2688公里的运输重任,更是哈尔滨机务段"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