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同款“减肥针”国内上市,全球热销,资本市场却不买账?
创始人
2024-11-22 16:12:17
0

这两天,上海的一些私立医院接到了许多预约诺和盈的电话。“近期电话和线上咨询的人都比较多,客户可以在线上提前预订,再来面诊,看是否符合适应症。”毓舫医疗医杏门诊部工作人员说。

诺和盈是一款由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11月17日在上海官宣商业化上市。

司美格鲁肽正在全球市场掀起一股热潮。2024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全球销售额增长了23%,达到294.6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03.46亿美元,在总销售额中占比接近70%。但是在火爆销量的另一侧,却是冷静的资本市场。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里,诺和诺德股价跌超22%。

在版图不断扩展、业内普遍看好的减肥市场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两重天情况?

诺和盈其药

司美格鲁肽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药物。

2022年10月,Space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透露,他通过禁食计划和Wegovy,在一个月内成功减重9公斤。Wegovy的有效成分正是司美格鲁肽。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复。

两年后,同样以司美格鲁肽为有效成分的“减重产品”诺和盈在上海官宣上市。

从作用机制来看,对于肥胖症患者,诺和盈可以通过抑制摄食中枢,延缓胃排空,通过降低食欲,达到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体重的目的。但业内人士表示,正因如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通过胃肠道来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据悉,诺和盈可以实现平均约17%的体重降幅,其减重效果可以持续至少2年,并带来多重健康获益,包括但不限于减少腰围、降低内脏脂肪、改善血脂、逆转糖尿病前期等。

不过,这总归是一款处方药,有明确具体的适用人群。具体来看,诺和盈对患者的初始体重指数(BMI)有着明确规定,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一类是BMI≥30kg/m²的人群,属于肥胖;另一类则是27kg/m²≤BMI<30kg/m²的人群,属于超重,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一些灰色空间也需要警惕。目前,在天猫、阿里健康、美团以及饿了么等平台搜索相关药物,均能看到预约留药服务信息。

其中一家私立医院直接把美团的商家头像换成了“诺和盈到货”几个大字。该机构在商品主页挂出了一份价格为1630元的预约链接,对应的是“新手必打套餐”,包括5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肠道膳食益生菌组合、减重顾问在线指导、营养师跟踪服务以及耗材。

平台上的商品详情。

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如何预约,对方表示,不需要提供体检报告,BMI没有达到适应证要求也没关系,“先下单再来做体检,没有甲状腺髓样癌就都可以使用”。

“这种说法自然是一种误导,一定要符合适应症才可以使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GLP-1“双寡头”

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自从被证实有减重和降糖功效后,GLP-1类药物一度成为减肥药中的明星产品,各家药企争相入局。

除了司美格鲁肽,另一代表性产品是礼来研发的替尔泊肽,这是一种GIP/GLP-1受体激动剂。今年7月,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长期体重管理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目前尚未在中国商业化上市。

不过在2022年5月,替尔泊肽已经在美国获批上市,适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商品名为Mounjaro;2023年底又获批了减重适应症,商品名为Zepbound。

从目前来看,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在GLP-1类药物领域中占据了九成市场,相关适应症和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展。摩根大通去年作出预测,到2030年,在礼来和诺和诺德“双寡头”的推动下,GLP-1类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但就第三季度财报来看,两家“巨头”公司的表现和市场预期并不完全相符。

先看诺和诺德,表现确实远超预期。财报显示,Wegovy在第三季度为诺和诺德带来了高达24.6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超分析师普遍预期的22.2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9%。

但礼来的财报就没那么“惊喜”。财报显示,礼来第三季度营收为1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不过,市场最关注的以替尔泊肽为有效成分的减重药Zepbound,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仅为12.6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7.6亿美元;同样拥有替尔泊肽为有效成分的糖尿病治疗药物Mounjaro,在当季的销售额为31.1亿美元,亦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7亿美元。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认知上的先发优势是二者销量差距的重要原因。早在2021年6月,诺和诺德Wegovy在美国作为减肥药获批。礼来则姗姗来迟,2023年11月,Zepbound才在美国获批。

中间的时间差,就是在药物销售市场非常重要的“先机”。

“医疗产品不像消费品,可以通过广告完成营销。不管是Wegovy还是Zepbound,作为一款处方药,首先要影响医生、再影响患者。当产品先进入市场,就可以率先对医生和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就能够拥有认知上的‘先发优势’。”赵衡说,这是诺和诺德的销量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内卷”的未来

事实上,除了两大巨头,GLP-1的赛道已经十分拥挤,玩家们的打法不一。总的来说基本有两种,研发创新药,或等待专利到期抢占仿制药市场。

一方面,从目前市场布局看,针对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已成为减肥药临床研究的主流,辉瑞、安进、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巨头都有产品正在研发;看向国内,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国产药企也正在布局GLP-1减重赛道上的创新药。

另一方面,仿制药玩家摩拳擦掌。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目前国内的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翰宇药业、石药集团等瞄准明星GLP-1品种仿制药的企业,也都跃跃欲试,想要抢占仿制药市场。

但资本市场近期的反应却并不积极。过去6个月,诺和诺德股价跌超22%,目前报105.27美元/股;礼来自今年9月开始也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诺和诺德近三个月的股价走势图。

“归根结底还是预期的变化。”赵衡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未来一定会迎来价格战。当专利到期后,市场会开始真正进入到拼渠道、拼成本的阶段。随着上市药品数量的逐渐上升, GLP-1药物整体价格或将下降,届时市场竞争预计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整体目标人群并不会有太大的扩容,当价格被“卷”低了之后,真实的市场容量或许不及预期,这也是两大巨头股价波动的原因之一。

“不过,减肥赛道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就看能够再涌现什么样的核心技术。毕竟,需求是一直在的。”赵衡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南通报“赤裸小孩”调查情况 11月8日下午,三岁男孩平平(化名)在姥爷身边玩耍,一手拿着小汽车模型,一手抓着变形金刚玩具。他并不...
江西一中学发布讣告,学校党总支... 江西省临川第三中学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临川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梅军...
保持较高增长!10月我国新能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
广西百色通报:两公职人员涉嫌性... 百色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11月11日发布情况通报:近日,我市凌云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酒后遭到性侵...
山东省教育厅公告:取消该岗位招... 据山东省教育厅网站,11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取消2025年第二批公开招聘部分岗位招聘计划...
遭遇“开门杀”,保险公司拒赔怎...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接手方还投... CPE源峰将与汉堡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由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BI)全资持有。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董宇辉热情... 11月8日,浙江乌镇,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董宇辉热情邀请外国嘉宾到山东旅游,引用并解读了孔子的"非礼...
赵鸿刚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医... 日前,中国选手赵鸿刚参加世界扇耳光大赛,最终败给对手阿曼塔耶夫。赛中,他眉角受伤需缝针,眼睛淤青。1...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离开监狱返回家... △当地时间11月10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获释后抵达其巴黎住所。法国巴黎上诉法院当地时间10日裁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1月10日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
研发成功!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再...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
26年前捐款140元造航母的“... 11月10日,“中国船舶”微博账号发布微博,邀请26年前捐140元造航母的“小朋友”陈虞文参观中国船...
特朗普:所有空中交通管制员须立...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刷新纪录,... 原标题: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刷新纪录(深度观察)政治极化加剧经济民生困境当地时间11月9日晚,美国国...
上海苏州河有人放生牛蛙?当地回... 11月8日,一上海网友发帖称,在上海苏州河看到有人放生牛蛙,“两大袋子哗啦倒进去了,好像又倒了两袋子...
俄驻欧盟使团谴责欧盟限制俄公民... 当地时间11月10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就欧盟委员会日前通过对俄罗斯公民实施更严格的签证规定发表声明,...
BBC主席就特朗普纪录片争议道... △BBC主席萨米尔·沙赫(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10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主席萨米尔·沙赫(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