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怎么读及其含义介绍
糜竺怎么读
糜竺的拼音是mizhu,糜读第二声,竺读第二声。糜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20年,是东汉的安汉将军。糜竺不擅长谋略,虽身将军,却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糜竺画像
“糜”为半包围结构,“糜”有两种读音,一为mi,第二声,和迷的读音一样,一为mei,第二声,和没的读音一样。读没时,意为不黏的黍。读迷时,本义为将黍米磨碎或捣烂。随后,“糜”演变成了动词词性,意为分解,溃烂。除此之外,“糜”也是姓氏之一。“糜”姓起源于夏代,是以种植糜子为职业的人姓氏。种糜的族人富裕昌盛后,不以糜子为姓,反姓糜。糜竺原是先祖世代经营垦殖的富商,糜姓也是他身份的标志。
“竺”为上下结构,“竺”也有两种读音,一为zhu,第二声,和竹的读音一样,一为du,第三声,和堵的读音一样。读竹时,为印度的古称,也可做竺姓。读堵时,同笃,是厚的意思。“竺”有两种词性,为名词时,本义为竹,竹坚韧刚劲,高风亮节,而糜竺一生敦厚,文雅,大方,正因为如此,糜竺才备受刘备重用,一直被刘备待以上宾之礼,宠信非凡,虽被封为安阳将军却从未统领军队,也没有上过战场杀过敌。“竺”为形容词时,指的是跟佛教有关的东西或事物。
所以,糜竺怎么读?“糜”为“迷”,“竺”为“竹”,糜竺均为第二声。糜为姓,竺为名。
糜竺糜芳
糜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20年。原为徐州富商,后由徐州牧陶谦任命为别驾从事,在陶谦因病去世后,遵陶谦遗命接刘备主徐州,并为其所用。糜芳,生卒年不详,原为徐州牧陶谦部下,陶谦去世后,随兄糜竺一起追随刘备。
糜竺画像
糜竺糜芳同在刘备麾下,曹操曾想上表推荐糜竺为赢郡太守,糜芳为彭城国相,均被糜竺糜芳拒绝了。糜竺糜芳坚决追随刘备。
刘备入主益州之后,糜竺被封安阳将军,糜芳则为南郡太守。糜芳任南阳郡守期间,因觉得被关羽轻视而心生芥蒂。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糜竺与另一位将军傅士伦却没有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荆州守将关羽责骂,从而心生畏惧。在吕蒙偷袭荆州时,糜芳起初欲抵抗,但见傅士伦开城投降便也效仿傅士伦开城投降,致使关羽兵败,战死沙场。糜竺得知糜芳开城投降致关羽战死后,甚觉惭愧,立即把自己绑起来,去向刘备请罪,刘备不仅没有怪他,反倒安慰糜竺,弟弟的罪不是哥哥的罪,这不是你的错。之后,也未见刘备对糜竺有丝毫的疏远。反观糜竺,却因糜芳的事一直愧疚于心,引发疾病,身子每况愈下,最终在糜芳开城投降的一年后,郁郁而终。
糜竺糜芳同宗不同志。糜竺糜芳同主刘备,糜芳因糜竺追随刘备,糜竺因糜芳而病死卧榻。糜芳弃城易主,糜竺从一而终。
下一篇:班勇为什么主张征服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