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张浚抗金名将 张浚墓在哪里
南宋张浚
岳飞的墓前跪了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熟知的秦桧,另外一个是张俊。那这个张浚又是谁呢?他也是南宋朝臣,且官位不低,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
张浚画像
张浚前半生人生履历算得上漂亮,是读书人的楷模。他是名人之后,行为做事正直不阿。以科举进士的身份步入朝堂,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坐上了宰相的位子。他看不起朝中主张与金军议和的同僚,指责他们没有骨气没有强国之心。他虽是文官出身,但是对军事却有着狂野的热爱。他高瞻远瞩,能够在国家平和时期看到未来前途命运的隐忧,说服宋高宗建立对金军的防御机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从朝堂奔赴战场,爱国之心日月可鉴。
如果他能够一如既往的保持住自己的形象该有多好,偏偏他的小人之心打败了忠良之义。张浚为人小气,肚量狭窄,自我感觉超级好,盘算着自己是张良之后,这军事才能可是家族遗传的,谁能比过自己去。岳飞的声名鹊起,给这位自恋人士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岳飞在主张抗金的理论基础上扩大了军民联合阵营,这些都沉重的打击了张浚脆弱的自尊心。他甚至放弃原则与秦桧勾结在一起,放肆的残害忠良。
说到底,张浚不过是顶着名人之后的帽子在世上沽名钓誉罢了,古今中外这种人不在少数。但由于他残害了岳飞,名声最终还是臭了。
张浚墓
张浚是宋朝时候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最好的时候做过宰相。他一生主张抗金,是受人尊重的人物。在长沙市下面的宁乡县里,有他和他儿子张栻的墓地。
张浚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张浚墓成为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一般而言讲究一个风水,张浚墓就在衡山一脉,叉出一个官山南麓,身后便是著名的九曲奇峰,墓前傍水,为沩江。墓围的岩石是很有名的花岗岩,在墓前还立着一块石华表,封冢用的是三合土,弄成了一个讲究的凹字形。墓地头上一般而言都是有碑的,张浚墓也不例外,青石的料子,高一点六米,宽零点刘米,碑上刻着字样。
本来在清代的时候还有纪念张浚的祠堂的,在“破四旧”的行动中被毁坏了。后来原地重建,现在人们看到的祠堂,就是依照原来的样子,重新修建的。
张浚本来就是四川绵竹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为民请命,还反对议和,希望能够和金人大干一架。他在临终前曾经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希望自己死了之后葬在衡山的下面就行了,不要葬到家族墓葬里面去,因为他愧对列祖列宗。
他的儿子实现了他的遗愿,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若干年后,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张栻,由他的另一个儿子做主,也过来陪他了。张栻是儒学大家,如此英年早逝,真是令人叹息。
张浚父子
一般而言,子女的成长与父辈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中国的宋朝,就有这样的一对父子,爸爸叫张浚,儿子叫张栻。
张栻画像
张浚和岳飞、秦桧是同时代的人,虽然其人并不像后面两位那样被后人各种编排,又是写进小说里面又是各种唱戏,赫赫有名,在当时也是伟大人物。张浚做人很是正直,积极的反对议和,支持朝廷和金人打仗。但因为和朝廷上面皇帝的意见不一样,因此屡遭打击。虽然大起大落比不上苏东坡,但这一生也算是跌宕沉浮了。张浚的官运最亨通的时候,做官做到宰相,皇帝很听他的话,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在朝堂之中的威望也很大。由此可见,其人是非常的有能耐的。
既然父亲这么厉害,那么儿子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张栻受父亲的影响颇深,张浚喜欢儒学,自己也以读书人为傲。张栻自幼便受张浚的教导,知道了很多的儒家的传统道德伦理。后来,张栻又拜了大儒为师,学艺更加精进。出师之后,他就开始完善儒家的学说,发展儒家的理学思想。原本只是孔子的一套具有粗略框架的思想,经过后人历朝历代不断地努力,终于在张栻的时代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大概也是因为看透了父亲的半生宦海沉浮,因此儿子主要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学术方面。
历史不会亏待曾经对它有所帮助的人,因此张浚父子被后人铭记。
张浚后代
张栻是张浚的后代之一,也是他最为得意的儿子。古代人起名字的偏旁喜欢用金木水火土,爸爸是水,儿子便是木。爸爸一生在宦海沉浮,飘摇无定,最好的时候一人之下官至宰相,不好的时候被流放外地受到无数的仇家落井下石。小小的儿子跟随父亲一路飘泊,童年就在不同的地方之中度过。
张浚画像
到底是大家出身,养成了儿子不卑不亢的性格。儿子受父亲儒派的影响非常深刻,谈吐举止都十分的儒雅。后来儿子师从大儒,学习了更多的儒家学说,进一步的了解了儒家的思想。当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就会想要改正。张栻后来在书院教学,在传授学业的过程中,发现了儒学不完善的地方,于是开始修正它们。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一门学问。
张栻的成就最后做到了什么程度呢,和朱熹是齐名的。朱熹是儒家非常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虽然后代并不怎么喜欢他的主张,普遍认为他的主张摧残了很多人,但他们不能否认,朱熹在儒学的发展史上面的重要作用。张栻同样也为儒学的发展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岳麓书院也因为他的存在而发扬光大。
上天都是存在嫉妒的心思的,张栻四十多岁的时候便死掉了。如此有才能的一个人,升迁的诏书还没有收到,却死在了任上,真是太让人惋惜了。
张浚与张俊
说起中国的汉字,真是变幻莫测。一个拼音后面有一大堆的汉字排队,有的字形看着差不多,但是字义却是天壤之别。浚与俊的偏旁部首不同,这张浚跟张浚也就不是同一个人。
张浚画像
张浚与张俊都生活在南宋,两个人不仅认识还同朝为官,论关系来说,两个是同事。张浚官拜宰相,主张富国强兵抵御金朝侵犯。但是此人是文官出身,说起大道理来是一套一套的,但一到动真格的时候就掉链子了。他自恃满腹才学,主动请缨去平定战乱。皇帝被他一忽悠,脑袋也一时短路,真派了张浚去指挥与金军的大作战。结果可想而知,他求助岳飞增派援军,这才给自己解了围。按理说,张浚主张抗金,与岳飞的主张一致,而且岳飞又救了张浚,这两个人应该能在朝中拧成一股绳才是。但张浚是个小人,他嫉妒岳飞的军事才能,暗地里总向皇帝进献谗言说岳飞坏话。
张俊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他是亲金派,与秦桧同穿一条裤子。早先岳飞曾是张俊部下,他对岳飞还算欣赏。但是岳飞屡立军功,职位一升再升。张俊开始害怕岳飞超越自己,又加上两个人的政见不同,所以与秦桧联手意欲清理掉岳飞这个眼中钉。他们深知,皇帝高高坐在朝堂之上,最害怕岳飞功高震主。于是,抓住皇帝的这一点小心思,把岳飞拉下了马。
张浚与张俊的抗金主张不一致,但对待忠良猛将时的态度却相同,说到底,两个人都是小人罢了。
下一篇:明朝袁炜如神童在世 袁炜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