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猫》的观后感(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创始人
2024-06-21 06:01:41
0

音乐剧《猫》的观后感(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

音乐剧《猫》的观后感(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三亿论文

发表时间:01-0411:12

案例背景:随着各国音乐多元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人们常常听到的音乐也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国的民族音乐了,各个国家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比较时尚的说唱,通俗,爵士等等,都大量地出现在我们音乐生活中。音乐剧《猫》是当代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它加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新颖的舞蹈元素一直以来。《猫》都是经典的歌曲《回忆》所被大家传唱后来又走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音乐剧范本。

主题:新课改要求音乐教育是要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认识这一教学审美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音乐是最直接、能呈现出情感的价值。以特定的音乐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和感受音乐,只有体验过这种音乐的聆听方式,才能对音乐的鉴赏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戏剧是一门特别的综合型艺术门类,它与音乐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也毫无违和该的符合了新课改中音乐教育的核心,所以在选择材了上也要找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特点性的东西,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比如:《回忆》、《雨中曲》《音乐之声》《think of me》,《今夜无人入眠》等。在感受和体验、了解音乐剧的时候,要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加强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的不同见解,也让课堂教学有利更多的参与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的体验 到音乐,舞蹈。表演所带来的丰富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实践案例教学分析设计:

【基本教学理念】音乐欣赏课

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独特的审美认识 ,从兴趣的方向出发,增强和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和体验音乐的能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有效内容,加强自觉,自理,互相合作的能力,并且要多接触大量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未来掌控音乐的发展和流行趋势,让学生们能更快的接受,不同时期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以通过对音乐剧观赏和讨论,大家也很快的了解到音乐剧是一个怎么样的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和价值观。

【教学的基本方法】

1首先通过听、辨、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很多有意义的音乐教育活动

2加入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多欣赏 多讲授 多讨论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利方法和途径。

【教学课前准备】

1、要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相应的课件。

2、准备音乐剧《猫》音频视频资料,《如果·爱》、《音乐之声》、《白毛女》舞剧视频以及需要的相关资料。

课堂小结:音乐剧《猫》是作为现代派,与歌,舞剧,比起来,音乐剧它在音乐和舞蹈中运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与时代的需求相适应,并且能将音乐的观赏性放在很主要的 一个位置。 使表演融入大家也更加接地气。这可能也是音乐剧现在在全球那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吧

评析

音乐剧的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在课堂中也有大量的视频片断,来做到了画龙点睛的做法,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还要加深学生对音乐剧的体验和理解,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很多作品无从下手。多去了解不同音乐作品也可以丰富学生和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有利的条件,我相信只要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国的知识结构,在新课改的转型期做好教师的角色转变,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

看了永远经典的音乐剧《猫》真的满足啊

作者:陪伴左右你我

发表时间:18-07-3122:00

《猫》是迄今为止无可厚非最为成功的音乐剧。《猫》从1982年至今共上映近万场,我从小学声乐课上第一次看关于这部剧的DVD,我就深深记住了这部剧,与其说为孩童所做,可美好的一切艺术都没有年龄与时间界定,只要你愿意去看,都是最好的所闻所见。

我有时候时不时要上大麦溜达一圈,看看上海杭州有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好节目。为单调的生活状态增值一下,让自己满足,也让自己富裕(精神上的哈哈)生活嘛,总得有些色彩搭配。这次我看到这部剧要来杭州,我果断的就从淘宝秒买票,幸运的是我拿到了真的是超好的位置,与舞台视线齐平的中间位置。

回到正题,其实我很想认真详细的给各位介绍这部剧的精彩和细节,字数有限,我只能说说我的观后感了。《猫》这部剧真的是一部极具魅力的音乐剧,歌舞气息始终节奏刚柔并济,它所要传达的人性关怀与生活哲理永远不会因时间远去而褪色。

经典之所以经典,不仅是它所想传达的一切含义,与其说在一部剧里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性,更是看到了每个时代中不会更改的性本善良。每位演员对于不同的猫,不同的个性,不同角色的表现我只想说,简直了!

藏在发饰里的耳麦,深厚的演唱功底让你根本分不出是真唱还是录音,因为实在太完美了。舞蹈功底的绝不逊色,让人不禁感叹,人原来可以这么全面。每一只猫的举手投足间的形态,每一幕的眼神到位,让你真的会沉浸在此中,他们就是不同的一只只猫一部好的音乐剧,除了最关键的演员声色俱全,当然舞台的布景以及音效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舞台布景的每一处布置都是非常的灵动,具备了极佳的伸缩性,错落的布局,增加了猫性的神秘,进进出出的变幻莫测更是体现了猫的举手投足逼真的感觉,实际与理想,梦幻与现实,在舞台的灯光交织中时刻提醒着观众,我们在认真的讲着它们各自的精彩。

如果说一部剧最深的,那一定是那首耳熟能详的memory,女主的绝对实力,一开口足以让你感受到她的那份打动,她对岁月的眷恋,却又是回首时的沧桑。

这里不多说,保持神秘,自己去听去感受了!一部居剧在一步步的告诉我们,学会尊重别人。一部剧在一步步的告诉我们,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生活,宽容別人,善待自己,让过去,今天和明天都能不留下遗憾,珍惜岁月带给你的一切,感恩生活,感激生命的美好。正如oldd所说:“我们有了经验,但失去了好处,重温的好处,是给幸福斌予的好处。

我觉得这部音乐剧大家很有必要看一下,一方面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一方面用音乐的方式感悟一下人生。

****************

音乐鉴赏:浅谈音乐剧《猫》的成功之谜,长知识了!

作者:老妹杂货铺

发表时间:18-01-1121:11

 《猫》是一部以儿童诗集改编而成的音乐剧,这样的取材成功的希望不被看好。但音乐奇才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和一批天才的创作团队使《猫》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主题曲《回忆》感人至深、风靡全球,成为《猫》剧的代表和象征。音乐剧《猫》将丰富的音乐元素、新颖的舞蹈元素和大胆的舞美元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是其成功的秘诀。

音乐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其解释是:音乐剧(Musical)是戏剧表演的作品,具有激发情感而又给人娱乐的特点,简单而又与众不同的情节,并伴有音乐、舞蹈和对白。它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如今,音乐剧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之地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撼世杰作,于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1983年登上音乐剧之都百老汇的舞台,从此一炮打响并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至此,《猫》已在全球演出了近7000余场,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超过6500万观众,并以14种语言、超过40个版本、在全球近300个剧院演出过,创下百老汇与伦敦音乐剧最“长寿”的纪录,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称号。笔者曾有幸在纽约一睹《猫》的风采,并为之精彩绝伦的表演而震撼!《猫》综合了音乐剧艺术的种种元素,无论是从古典、摇滚、蓝调到爵士之间变换自如的音乐,还是踢踏舞、芭蕾舞、爵士舞和现代舞等多元素的舞蹈以及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造出的梦幻般的舞台效果都令人称奇赞叹。《猫》曾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及世界多种奖项,剧中贯穿始终的歌曲《回忆》(Memory),已成为音乐剧的经典作品。《猫》为何如此成功呢?它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其主要的音乐(回忆)、舞蹈和舞美(服装与化妆)三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韦伯与《猫》      在世界四大音乐剧《猫》、《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中,韦伯的作品就占了两部。他的作品虽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审美要求,但它们的观众及票房成绩对他的成功给予了有力的证明,人们常用“天才”、“奇才”甚至“鬼才”来形容这个人。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音乐世家,3岁练习小提琴,接着又学习钢琴和圆号,6岁就能作曲了,9岁时这位小天才的作品就已发表,几年后,韦伯认识了他音乐剧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搭档蒂姆·莱斯(Tim Rice),于是,两人开始了传奇般珠联璧合的合作——一个作曲一个编剧。

1965年,他们的第一部音乐剧《我们这样的人》完成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部作品没能公演。他们真正上演的第一部音乐剧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随后两人又携手创作了摇滚风格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他们最后一次合作的音乐剧是《艾薇塔》,剧中的名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被人们广泛地传唱。韦伯的音乐剧在古典和流行、先锋与传统间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选材也广泛,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一)《猫》的诞生   音乐剧《猫》是韦伯根据英国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斯特尔斯·艾略特(ThomasSterns Eliot,1888—1965)的儿童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Old Possum’s Book 0f Practical Cats)改编而成的。诗作完成于1939年10月,音乐剧的创作始于1977年,两者相差38年。这次创作完全是源于韦伯儿时就读过这首诗的浓厚兴趣。但其中最著名的唱段《回忆》(Memory)是从诗集中未曾出版过的部分(这部分是由艾略特的遗孀在一次音乐会上带给韦伯的)创作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Grizabella)的故事给了韦伯巨大的创作灵感,但是他的创作意向却遭到了大多数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

人们认为没有剧情的诗集改编的音乐剧本会带来致命的错误。毕竟,一部由儿童诗集改编的作品是难以支撑起满足观众口味的戏剧情节的。可是韦伯的态度却非常坚定,他认为这部音乐剧可以摆脱剧情对音乐剧的束缚,依靠音乐就足以营造打动观众的气氛。事实证明韦伯是伟大的。他找到了由导演特雷·沃尔·努恩(Trevor Nunn)为首的一批天才型人物。于是,《猫》剧成功的最大保障之一——杰出的主创团队形成了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音乐剧《猫》

作者:大象音乐

发表时间:18-02-2614:30

音乐剧《猫》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从1981年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 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

《猫》这部音乐剧已经是十年前看的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里面的镜头仍历历在目,那首《回忆》一直存在歌单里,那开头的哀婉和之后音色渐高的歌声都强烈的震撼着耳膜,那种对现实的哀怨,对过去美好的怀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歌声中漫了出来。

这个一年一度的月圆之夜,是只有猫类才能体会它的魔力的,而且,他们一族的首领也将会在黎明到来之前,从族里选出一只猫来,送上云外之路,从而获得重生。因此,在这个舞会上,各种各样的猫儿们都要登场介绍自己。

猫猫们希望能去美妙幸福云外之路。这里面有慈爱的猫,有摇滚猫,有爱吃的肥猫还有两只小偷猫。

当然,主角是Grizabella,她原本是多么的美丽,可现在却是又老又丑又脏, 因为她年轻时背叛了洁里珂猫,离开猫族到外面的世界里闯荡,尝尽了冷酷和辛酸。

可最终, 大家还是原谅并接受了她,在她轻声唱着那首《回忆》的时候。她在大家善意的感召下重新回到洁里珂温暖快乐的家族里来,最后在群猫的歌声中登上云外之路,获得重生!

我们每个人终会走到那一天,当自己慢慢老去,我们还能回忆自己的过去,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如何走过,如果你在回忆往事的时候,记起的都是美好,那么你将是多么的幸福呢! 愿每个你们都有值得追忆的人生!

****************

专栏| 音乐剧《猫》来了,你准备好怎样带孩子观剧了吗

作者:澎湃新闻

发表时间:17-12-2712:43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音乐剧《猫》是一部神奇之作,是一部诗剧,贯穿始终的歌词是诺贝尔奖诗人T.S.艾略特早年的一部零散诗集《老负鼠的猫经》。《猫》是一部当初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最终演出会是什么样子的音乐剧,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才会做这样的设计。

音乐剧《猫》剧照

《猫》是一部故事情节并不连贯的戏剧,剧中人(猫)轮番上场,在一连串迷幻般的音乐曲目中,用丰富的舞蹈设计,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高科技变幻的舞美布置,创造了一个类似“活报剧”的音乐传奇。《猫》是一部创造了欧美音乐剧演出历史最久,演出场次最多的巨作,也是一部不用任何介绍,只要看一眼招贴画上那双眼睛就知道的存在“Now and Forever"。

而我要说,《猫》是最适合孩子观赏音乐剧的入门之作!因为T.S.艾略特的诗集就是写给孩子的,跳跃的联想,无厘头的故事,还非常具有韵律感。其次,剧中人物(猫)又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主题。猫类世界里有着各种身份的猫,好像人类世界的缩影,比如铁路猫,魅力猫,摇滚猫,小偷猫,超人猫,剧院猫,还有魔术猫等。音乐又有着非常多的类型变化,抒情浪漫,摇滚奔放,还有荡气回肠的古典歌剧。该剧的舞美设计真是一绝,舞台上展现的是一个杂乱颓废的垃圾场,暗藏机关的道具装置延伸到观众席的各个角落,似乎身边随便哪个垃圾桶,旧车顶上都会有猫出没。开场演员的出场也极具特点,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把观众一下子带到这个属于猫的世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让小朋友们非常投入。

同时该剧又是最能体现音乐剧演员超强表现力的最佳例证,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演员要能跳,能演,还要能唱,最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很快忘记演员是人,渐渐地进入一种幻觉,仿佛在台上展露无限风采的都是一只只真实的猫!《猫》是一部剧情发展看着不连贯的音乐剧,编剧在上下半场各安排了两个戏中戏,非常巧妙地作了剧情闪回的安排。其中下半场那段年老的戏剧猫回忆他早年在剧院内扮演海盗,英雄救美的大歌剧片段The Ballad of Billy McCaw,宏大的场面,气势恢宏的旋律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不知道为什么在DVD中这一段却被全部删去,真让人遗憾!只能到剧场再一睹真容。当然剧情的不连贯和难以理解的闪回剧情对于小观众来说并不重要。

音乐剧《猫》演员排练

很多家长问《猫》适合几岁的孩子观看?我个人建议4岁以上为好,但并不是说它就适合所有4岁以上的孩子,需要满足三个重要条件:其一,孩子对生活中的猫感兴趣,不害怕。其二,孩子对《猫》剧中的大部分音乐很熟悉,不排斥。其三,孩子有过剧场观剧的体验,不害怕不陌生。第一个条件不满足,爸爸妈妈就不要盲目为孩子购票啦,一定不要勉强一个怕猫的孩子看《猫》剧。如果满足了第一个条件,这第二第三个条件,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功课“了,功课最好是提前半年就开始,这不,《猫》正好给了大家半年的时间做准备。下面我就把这份功课详细列给大家:

(首先是剧情梗概,以下省略约一千字,请自行百度:音乐剧 猫。)

我的观剧建议:

第一:观赏音乐剧首先是先“听”音乐剧,音乐剧顾名思义是以音乐为主的戏剧,所以音乐必须为先!针对《猫》这部戏的情节连贯性不强的特点,我建议跳着听,从慢歌听起,从抒情听起,再听节奏感强的,感受其中的趣味,最后才是贯穿全剧完整地听。不要急于给孩子看视频,因为音乐首先会给孩子一个他自己想象的画面形象,过早的视频介入,这份想象就没有了!

第二,在孩子听了一段时间之后,旋律熟悉了,让孩子想象并试着描述他认为可能的情节,(千万不要拿剧中的故事情节去纠正孩子)。在这之后才是让他看视频的时机,因为这样他自己会在脑海中把他想象的画面和视频做一个对比。这个过程没有对错,只有印证和自己的想象有怎样的不同和相同,这个印证的过程孩子未必会和大人交流,如果孩子愿意交流观感,大人只要负责听就是了,千万不要评判!根据该剧的特点,观看视频也可以跳着看,喜欢的段落多看,不喜欢的段落直接跳过,不要因为那首"Memory"好听有名,就一定要孩子反复看那只“丑丑的老猫”,老猫垂垂老矣的那份悲伤感受并不是孩子能理解的。

第三,最后找个时间全家窝在一起看一次全剧,聊聊观感,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喜欢。如果孩子对整部音乐剧的音乐、剧情都已耳熟能详,那么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观剧才不会给他带来压力。

第四,为了培养剧场观剧体验,不妨多带孩子去看一些儿童剧,比如小不点大世界的儿童剧,或者室内马戏。特别建议在带孩子去迪士尼游玩时,选择几场室内秀,不仅能让孩子熟悉剧场,避免恐惧感,也能让孩子对演员观众的互动方式有所了解。

第五,游戏也能积累孩子对观剧的期待,可以和孩子在听音乐的基础上,玩玩模仿游戏,尝试着剧中人的动作表情,别要求孩子一定要唱出来(这真心很难),可以玩Lip Sync(对口型假唱)游戏,模仿本来就是孩子的学习天性。

第六,最后的最后,才是真正踏入剧场观赏,这样的期待积累和准备一定能让孩子克服内心对剧场的恐惧和不安,真正沉静地享受戏剧所带来的愉悦感受,这份美育记忆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杨逸,翼展风迎(菩提树屋)家庭教育发展中心创始人,“PPM绘本亲子教养模式”理论创立者。

****************

周深一曲《Memory》空灵梦幻,解读音乐剧《猫》背后的故事

作者:羊仔陪你听歌

发表时间:18-12-1518:23优质原创作者

在《声入人心》第七期的节目中,周深终于登上了公演舞台。作为替补席的第一炮,周深以一首空灵梦幻的《Memory》惊艳全场,获得了全场的一致好评,并成功获得了首席建议。周深的这曲《Memory》以著名的歌曲《玫瑰人生》的旋律作为引子,引出了他空灵梦幻的歌声,仿佛从天境传来的仙音。而到了第二段周深罕见地使用了自己的真声,并在全曲的最高潮强化了这股声音的爆发力,仿佛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坦白在听众面前,让人无比动容。周深在这首歌中的咬字和气息处理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将这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唱出了许多新意,又很多地方让人出人意料又觉得恰到好处。可以说,周深是一位兼备唱功和唱商的歌手。

这首《Memory》是音乐剧《猫》的片段,而《猫》这部音乐剧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之一了。而由这部剧改编的电影也将在明年上映,主演是大家熟悉的流行天后泰勒·斯威夫特。今天羊仔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音乐剧的前世今生。

音乐剧《猫》自 1981 年 5 月 11 日正式在伦敦西区上演,至今风靡全球已超过 30年,并且仍在世界各地持续上演,票房长盛不衰。毫不夸张的说,音乐剧《猫》是世界音乐剧史上最成功的的作品之一,当之无愧被誉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

其实在 1981 年《猫》剧开演前不久,女主角突然因伤退出,投资人失望的觉得彻底完了,几乎已经决定撤资,而在大家的坚持下这一角色由一位新晋女演员暂时顶替。出乎意料的是当时《猫》的首演获得了极大好评和热烈反响,一时间《猫》剧成为伦敦西区最火音乐剧,一口气在伦敦西区创下了连续演出 8949 场的惊人记录,并荣获英国舞台剧最高荣誉奖——奥利佛奖。

1982 年,《猫》在百老汇的大剧院进行首演,票房直接创下了较之前相比的最高记录,并且荣获了最佳词曲、最佳音乐剧、最佳导演等 7 项大奖,还包括被称为美国戏剧界“奥斯卡”?耐心峤薄? 自 1983 年始,该剧相继在全世界 20 多个国家的大都市演出,并在欧、美、亚、澳四大洲长期巡演,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猫》已在全球近 300 所剧院里上演了将近 7000 场次,成功在全世界内拥有超过 6500 万的观众。而且在中文版《猫》上演之前已经上演了 14 种语言版本,开创了百老汇和伦敦音乐剧史上的最“长寿”上演纪录,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的称号,经久不衰。

《猫》这一英国音乐剧是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选自 T·S·艾略特的儿童长诗《老负鼠的实用猫手册》,通过自己的再创作完成剧作。该诗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但又令人深省。韦伯创作《猫》时,没有采用之前的“历史性”“争议性”题材,而是采用了“猫”们为主题形象来创作,它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没有鲜明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一个人类的角色。它看起来剧情简单清晰,就是一部描写杰里科猫族的音乐剧,但每只猫儿都有自己出彩的戏份,它们都有自己性格特点和经历,给人感觉每只猫都是一个小世界,因此格外引人入胜。

桀骜不羁的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猫儿们会在这一天推选一只猫儿升天,相传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便可得新生。为了争得这个特权,猫族的各色猫儿粉墨登场,淋漓尽致的用自己歌舞来讲述和表现自己各种独特本领和经历。最后,“魅力猫”—“格瑞泽贝拉”以一曲感人至深的《回忆》讲述了她曾经的光彩照人和如今邋遢凄凉的经历,伴着她柔美略带凄凉的声音打动了所有猫,被选为可以升入天堂获重生的猫。就这样,韦伯把艾略特的 21 首诗词连起来故事情节,配上跳跃的音乐和各种动情的舞蹈,给观众构造出一个庞大的想象空间。

《猫》剧中的 21 首歌曲曲风各不相同,都在《猫》的舞台上代表着每种猫儿的性格和特点,都作为经典声乐作品在全球推广。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剧中的经典唱段《Memory》,完美诠释了古典歌剧的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的现代元素的结合美。《Memory》这首歌的版本众多,有一个王菲、叶倩文和林忆莲三大天后合唱的版本也是相当经典。当然,周深的这个版本也非常经典,相信他在节目中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

音乐剧《猫》是怎么来的?听听原版导演怎么说

作者:澎湃新闻

发表时间:18-07-2815:27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问世于1981年的《猫》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其幕后功臣除了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导演特雷弗·纳恩也出了不少力。

在执导《猫》之前,纳恩早就誉满英国,导过许多精妙的现代莎剧,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严肃戏剧,而是迎着争议,走向了商业大戏。

来自伦敦西区的《猫》目前正在上海大剧院驻演。7月27日,纳恩特来上海,与戏剧家王洛勇对话,共享了有关《猫》的珍贵“回忆”。这也是《猫》2003年首次在中国演出以来,纳恩第一次来中国内地。

导演特雷弗·纳恩

戏剧家王洛勇

现年78岁的纳恩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求学剑桥期间,他就执导、创作和演出了34部作品。

24岁时,纳恩受现代莎剧开创者、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彼得·霍尔之邀,加入皇莎。4年后,他成了皇莎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总监,也是皇莎历史上在任时间(18年)最长的艺术总监。

凭借一部《麦克白》,纳恩证明了自己在严肃戏剧上惊人的导演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然而,他没有止步严肃戏剧,而是迎着争议,走向了商业大戏——1981年和英国音乐剧新秀韦伯合作《猫》,纳恩成功完成了从话剧舞台到音乐剧舞台的转型。

不过最开始,没有人看好《猫》。

改编自T·S·艾略特的童话诗集,第一次以动物为主题,没有明确故事线,两人创作《猫》时,伦敦西区的投资人嗤之以鼻,觉得他们疯了。

韦伯为《猫》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音乐,纳恩则把艾略特诗里有关猫的零散故事串起来,让每只猫都活了起来,剧中最著名的一曲《回忆》,亦有纳恩填词的功劳。

《猫》用它的成功把那些嘲笑者鞭打得体无完肤,给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注入了“强心剂”,更在全球刮起了《猫》的飓风。

《猫》是怎么来的?背后有哪些故事?我们听听纳恩怎么说。

【对话】

王洛勇

:《猫》最开始是没有剧本的,没有剧本的时候是怎么创作的?

纳恩

:我挺幸运的,我在上大学就读过艾略特的诗,也读过他为儿童创作的诗。他的诗既是为了儿童也是为了成人,同时是为了两种人而写的。最初,我们只有十首歌,来自艾略特的十首诗,后来发现一定要有故事,把它串联起来。

王洛勇

:所以音乐剧创作的重点还是故事、故事、故事,你们是怎么把这十首诗串联起来的?

纳恩

:我首先看到的是一首诗,描写了杰里克的一群猫,它们每年都会聚一次。大家都知道猫有九条命,我就想,它们每年聚在这里,是不是决定谁能获得重生的机会?有部落,就一定有首领,必须是睿智的,就有了后来的“领袖猫”。有了首领,一定还有“犯罪猫”,那种试图在猫群中篡位、有威胁性的角色。

我脑中还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所有猫都在喊:“我我我,快来选我。”这让我想到了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歌舞线上》,我们的剧会是“猫版”《歌舞线上》。

这时发生了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我们开始排练的时候,艾略特的遗孀发现了一张纸,纸上有一首小诗,备注是:这首诗太悲伤了,不适合孩子,所以没有放在诗集里面。这首诗只有八行,是关于“魅力猫”的。读完后,我发现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因为这只猫与所有的猫都不一样。然而,艾略特诗集的经纪人要求,音乐剧里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按照原文来,不能有自己创作的东西。我干脆用诗集中的短句,拼拼凑凑成了“魅力猫”的歌。韦伯为此创作了一首很棒的曲子,经纪人听到歌后被说服了,说“好吧,你们可以把这首歌放在戏里面。”

王洛勇

:创作时,艺术家一般在戏剧性、艺术性方面会有更高的追求,但你被限定在艾略特的诗里创作,如何平衡?

纳恩

:只有一条路。我们把演员召集在一起头脑风暴,那时候的他们还没有角色,没有名字。大家就想猫是怎么思考的,害怕的时候、无聊的时候又是怎么行动的。演员们趴在地上自发地去做一些猫的动作,这些动作被编舞老师看到,编排后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舞蹈动作。

当每个人都把猫的习惯性动作学得差不多时,他们还要学会塑造不同猫的不同性格。我给每位舞蹈演员每人三个词,比如,紧张的、过度张狂的、害怕的。24只猫,每只猫都有不同的词,演员再根据这些词去构想自己的表演。很快,每只猫之间的关系逐渐显现出来:有的猫是朋友,有的猫是敌人,有的猫是一起长大的,等等。

在这些基础上,故事渐渐成型了。比如,有的猫讨厌“魅力猫”,会让自己的小猫远离它。“摇滚猫”魅力四射,每只母猫都为它疯狂。“犯罪猫”在诗中被形容为是一只神出鬼没的,像蛇一样的猫,是猫群中的破坏者。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迷恋母猫狄丽特,每次出现在聚会上就想抓狄丽特,而“英雄猫”和狄丽特之间是情侣关系。一定要有一场“猫斗”才有意思。

王洛勇

:剧中每只猫的舞种都不一样,你是怎么决定不同猫的舞种的?

纳恩

:在艾略特的诗里,杰里克有一场猫的舞会。当时,我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编舞,他有非常丰富的编舞经历,会让每只猫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舞蹈。

“摇滚猫”是以“猫王”的形象为基础塑造的,它十分叛逆,如果有小猫学它的动作,它就会换一个动作,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魔术猫”有一场独舞,这支舞一定要非常魔幻,让人眼前一亮。“保姆猫”很容易犯困,白天懒着不动,晚上就换了一个样子,它会抓老鼠,不吃,而是组织它们进行军队游行,我们就用了踢踏舞去表现,因为踢踏舞很有节奏感,能体现军队的感觉。

总的来说,《猫》上半场的舞蹈会比下半场多,下半场的叙事性更强一些。

王洛勇

:英国演员朱迪·丹奇本来要演《猫》的,后来没演成,我想知道这幕后的故事。

纳恩

:我和她在莎士比亚其他剧里也有合作,她是最棒的“麦克白夫人”。有一次,我向她描述了“保姆猫”,她同意来演。

她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我想让她表演两个角色:一个是魅力猫,一个是保姆猫,她也排练了两个角色。有一次在排练后喝咖啡,至听啪的一声,她撕裂了肌腱,直接被送去了医院。很遗憾,她失去了表演机会,她自己当时也非常不开心。

我们不得不重新选演员,保姆猫有替补演员,但寻找魅力猫是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后来找来了伊莲·佩姬,是不幸也是幸运吧,一次意外给我们带来了新演员。

王洛勇

:《猫》演了这么多年,在不同时代把不同的人召集在一起做这部剧,有什么不一样吗?

纳恩

:打破陈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在《猫》里,我们会让演员下台和观众互动,观众会特别兴奋,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在音乐剧《星光大道》里,我们还让演员滑冰到观众席与之互动,这是我们在《猫》成功之后的又一次尝试。

1970年代,音乐剧演员习惯把自己框定在一个角色里,比如,我是舞蹈演员,我是歌唱演员。但《猫》要求演员又要唱、又要跳,又要演,三者兼顾,不能把任何一项落下。

多年前我在澳洲试镜《日落大道》,现场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很紧张,但一开口我们就惊艳了,实在太棒了,跳舞也很棒。他的澳洲口音非常重,说要演一段《亨利五世》,一站起来,奇了,一点口音都没有!我太惊讶了。面试结束,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休·杰克曼,也就是“金刚狼”。

****************

经典音乐剧《猫》在中国热演 原版导演分享“回忆”

作者:中国新闻网

发表时间:18-07-2809:14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

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2018中国巡演剧照。官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28日电 (王笈)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2018中国巡演行至上海,这几日正在上海大剧院热演,引起了国内音乐剧爱好者的关注与热议。27日晚演出结束后,《猫》的原版导演特雷弗·纳恩与现场观众分享“回忆”,这也是纳恩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伦敦西区首演后,这部由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根据诗集改编创作的音乐剧至今仍在全球热演不衰。2003年,《猫》登台上海大剧院,首次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15年后,该剧以伦敦西区驻场豪华阵容再度回到这里。

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2018中国巡演剧照。官方供图

当晚的上海大剧院内,20多只才华各异的“杰里科猫”穿梭于舞台上和观众席间,动人的歌声、迷人的舞姿、出其不意的亮相,灵动地诉说着“喵生百态”。

众所周知,《回忆》是音乐剧《猫》中最负盛名的曲目。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不少观众即表示“溃不成军”。饰演“魅力猫”的乔安娜·安普尔是韦伯“钦点”的扮演者,歌声刚落,剧场里掌声雷动。

事实上,“魅力猫”也是纳恩本人最喜欢的一个《猫》中角色。据纳恩透露,“魅力猫”在音乐剧创作之初并不存在,只因T.S。艾略特的童话诗集《老负鼠的猫经》中并没有“魅力猫”的诗,直到《猫》即将开排之时,这份艾略特未出版的手稿才被送到了纳恩的手上。而“魅力猫”的出现,可谓改变了整部音乐剧的面貌。

作为一个重要角色,“魅力猫”也要有一首自己演唱、发自内心的标志性曲目,韦伯便写下了《回忆》优美的旋律。歌词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艾略特的版权方有严苛的规定,不能从零开始随意新写,于是纳恩熟读了艾略特所有的诗集,模仿其语汇,终于将《回忆》的歌词写了下来。一首风靡全球的经典歌曲就此诞生。

除了与中国观众分享了《猫》的“回忆”,纳恩还特别感谢了《猫》的编舞吉利安·林恩,“没有她,就没有音乐剧《猫》的存在。”

令纳恩深感难过的是,约一个月前,林恩已因病离世。当晚,全场观众以掌声共同致敬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完)

****************

文艺 | “此生必看”清单内又一部舞台剧到汉 今年6月原版音乐剧《猫》来了

作者:武汉发布

发表时间:01-0308:30武汉市网信办

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猫》与《西贡小姐》《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一起,成为许多音乐剧爱好者“此生必看”清单内的作品。

2004年,《猫》曾在江城掀起追捧热潮,一晃15年过去,这部音乐剧还有来武汉的机会吗?有的。楚天都市报记者从聚橙网了解到,2019年6月21日-26日,《猫》将在武汉剧院连续上演,去年12月27日,这场演出已经开票。

《猫》作为歌舞剧的首次演出是在遥远的1981年,当时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这部音乐剧一炮而红,1996年便成为伦敦西区演出最久的音乐剧。1982年,《猫》前往百老汇首演,从此,这部作品征服了两大音乐剧圣地。

38年来,《猫》被翻译成15种语言,在30个国家的300多座城市连续上演,迄今已演出超过2万场。2019年来汉的原版《猫》则将齐聚顶尖阵容,再现完美的伦敦西区驻演版。

据悉,这一版《猫》在服装,道具,舞美,舞蹈上将全面升级,比如全剧会有30多顶假发,250多套服装,每只“猫”都拥有量身定制、符合彼此个性的服装与妆容,所有道具均按照“猫”的体型和比例放大数倍,再配上如梦似幻的舞台设计,奇妙多变的灯光效果,观众一进场便置身于猫族舞会。

视觉绚丽,听觉当然也会做到极致——即便没有看过《猫》的人,也应该听过那首熟悉的《Memory》,有着月光女神之称的莎拉·布莱曼就演绎过这支歌,而现在,它会又一次在武汉的剧场里响起。(楚天都市报)

****************

《猫》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在观众中具有历久弥新的号召力

作者:大山之娱

发表时间:18-05-3117:07

打破文化及年龄隔阂不得不说《猫》的出现,宛如一剂强心针,扎进了百老汇疲惫的态势,音乐剧圈整个风气为之一变。除了吸取了之前音乐剧运用摇滚和迪斯科曲风的经验,《猫》将摇滚和鼓点运用到极致,吸引了年轻观众;更有一曲经典至极的传唱金曲《Memory》,优美抒情,迎合老牌剧迷的口味。这样的新旧结合也体现在了编舞上面,现代舞和芭蕾的结合,新潮又复古。

传奇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撼世之作《猫》,改编自著名诗人T.S.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讲述的世上的猫》,还原了书中有关形容猫特征的有趣诗句及场景。这部诗集1939年正式出版,“老负鼠”其实就是朋友给个性随和非常喜欢猫的艾略特的昵称。这部妙趣横生的诗集一经发行,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猫》被翻译的语言版本超过15种,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超过20000场演出,至少8100万观众看过这部音乐剧,也曾数次到访过中国。

在《猫》诞生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舞台技术和制作标准也一直在更新升级,常演常新是《猫》能保持“经典中的经典”一大制胜秘诀。正是这样历久弥新的魅力使得音乐剧《猫》在全国曾掀起购票热潮。剧中格里泽贝拉的扮演者乔安娜·安普尔Joanna Ampil是音乐剧大师韦伯钦点的女主,她是享誉欧洲、亚洲、澳洲的国际音乐剧明星,演过《西贡小姐》的女主Kim,还演过《悲惨世界》里的芳汀。2018年,乔安娜安普尔将在《猫》中继续担任女主角格里泽贝拉,为中国观众演绎名曲《回忆》。

《猫》中的角色:“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迷人猫”,剧中成熟女性的代表,全剧舞会高潮时她是领舞者,在青蓝色调的光线下,惟有她的红色皮毛洋溢着温暖;等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不仅获得殿堂级的荣耀,横扫7项托尼大奖,将奥利弗、法国莫里哀最佳音乐剧奖等全球重磅奖项收入囊中,更不断打破西区和百老汇的票房及连演记录,成为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在观众中具有历久弥新的号召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作文 今天,老师带我们玩了“老鹰捉小鸡”这个有趣的游戏。游戏开始前,老师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并选出了鸡妈妈和...
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小学生活... 漫长又短暂的人生就像一片沙滩,而小学生活就是这片沙滩中最美丽的贝壳,五彩缤纷,令人着迷。——题记初入...
难忘的经历 难忘的经历作文4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当我听到陆游的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件往事...
给圣诞老人一封信 给圣诞老人的... 圣诞老人:您好!我叫金志慧,今年十一岁。今天是平安夜,我和妹妹盼着您老人家来给我们送礼物呢!明天就是...
我爱春天 我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小草也发芽了,小花被春风一吹,小花摇晃就像一位小姑娘在跳舞。下雨了,小雨点像母亲一...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件有意义的事... 今天我要试做一道“水煮肉片”,来回报父母平时做饭的辛苦,我觉得这很有意义。太阳升高,寂静的菜市场热闹...
窃读记 窃读记林海音 与书为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渐渐喜欢上读书。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每当夜深人...
做一个朴实的人 一个朴实的人 平凡的世界,生活着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一生朴实,默默无闻,他们悄来悄去,平凡而又伟大。记得,在一个...
清晨的公园 清晨的公园能看到什... 清晨,公园上笼罩一片雾水,把不新鲜的空气挤走了,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大门外已经热闹了起来。树叶上...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你是我最牵挂... 你对我的爱像星星数不完,像水流剪不断,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你始终坚持自己本着最初的愿望。你在我上幼...
美丽的金沙湖 美丽的金沙湖40... 今年的春天来的格外早,正是适合春游的日子。这不,上个周末,我们全家就去了一趟金沙湖景区。什么?你没听...
田野的歌声 田野的歌声综艺节目 美妙的歌声无处不在,你听,微风拂过翠绿的碧柳,你听,农民伯伯收获欢乐的笑声,你听,小鸟在翠绿的树枝上...
秋天的风光 秋天的风光作文 在这美丽的阜宁,有美丽的地方,更有美丽的四季。古人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阜宁七彩农...
那小扇轻摇的时光 小扇轻摇的时... “如果想家了,就多回来看看,追寻旧时光,我啊,那把蒲草扇啊,会一直等着你。”不知何时,爷爷出现在我的...
幸福与我擦肩而过 幸福往往与我... 我长吸一口气,那是一缕足球塑胶场地特有的香味,带着不可抗拒的魔力,慢慢飘入我的体内,在我的身体里欢快...
我家的狗 我家的狗会后空翻 我家的小狗灰灰,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懒。它的至理名言:生当做懒狗,死亦为懒雄。虽然它还不到一岁,但它...
家乡的公园 家乡的公园简介 你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吗?哈!猜不到吧?我的家乡就在龙港,这里有瓯南大桥,有金河广场,还有体育馆……但...
多功能衣服 多功能衣服收纳袋子 今天晚上,我梦到了我有一件多功能衣服。多功能衣服是彩色的,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小猫、小兔子,还有...
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作文40... 今天课间时间,我们又玩起了撕名牌。事情是这样的,下午,第一节下课了,我和同学飞地跑出教室,像万箭齐发...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演讲稿 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代表着尊老,敬老。今天重阳节,我要去碧桂园帮外婆做家务。外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