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一失的前一句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是什么
创始人
2024-08-17 18:00:39
0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精选)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必有一失的前一句,欢迎大家分享。

  必有一失的前一句是:

  智者千虑。

  原句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这句话出自刘开的《问说》,原文如下: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翻译】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谢谢您,奶奶 谢谢您奶奶作文4... 我有一位奶奶,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我有好多的话,想对我的奶奶说……那时,我降生到这个世界,刚睁眼的...
一张照片的故事 一张照片的故事... 翻开我的相册,里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脚踩钢丝,小心翼翼地往前挪步,脸上满是害怕的表情,每看到这张...
竞选班长演讲稿 竞选班长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里是为了竞选班长这一职位,此刻,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小人物大改变 古代小人物改变大... 荷兰是水之园,花之国也是牧厂之国,这里的花一年四季都是五彩缤纷的。不过在荷兰的一个地区,那儿的垃圾比...
水的利与弊 水的好处和坏处简短 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很难想象,假如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人类将怎样生活下去。大...
桃花我想对你说 桃花,我想对你说,我觉得你是最美丽的花,你长着红扑扑的脸蛋儿,在微风中摇摆。桃花,那天我在公园里,看...
鲜花送给母亲 鲜花送给母亲三八...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为我们的成长无私地付出着。“魏紫姚黄牡丹花,风韵犹存是我妈”。一头乌黑的头...
不该丢掉的信用 不能丢掉的诚信 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信用这两字,可见讲信用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不是人人都讲信用,你瞧,在我妹妹身上就...
回忆父母的童年 回忆父母的童年 父母的童年里也有许多的游戏。但是父母长大了,科技也慢慢发出达了,父母的这些游戏慢慢地不玩了。他们以前...
削铅笔器 削铅笔器削不好怎么修 削铅笔器是学习工具。我的削铅笔器是熊猫型的,它高11。5厘米,宽8。5厘米,小巧易携带,非常好用。它...
又到牡丹花开时 又到牡丹花开时... 走进美丽的塔后村会给人留下诗画般的感受,同学们你们来过塔后村吗?我想应该来过。美丽的塔后村四面环山,...
走出人生之路 走向人生之路 有很多人的人生命运之中都有高人指点,就像刘备有诸葛亮,齐恒公有管仲一样。可是,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自己走...
可爱的小狗 可爱的小狗视频搞笑... 今年回爷爷奶奶家过年时,表姐带来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小米”,它大约有60厘米长,40厘米高。它有一...
动物园游记 动物园游记作文 星期天,我和朋友们去京山的太子山文化主题公园游玩,里面有松鼠、狮子、黑熊、蛇、白狐……我最喜欢的是骆...
回报亲人 回报亲人采访 花儿知道,没有土壤就没有它今天的娇艳,花儿知道感恩,把自己的美丽分享给了他们。爸爸妈妈每天都把工作之...
星空下的趣事 月光下的趣事 夜幕降临了。天上繁星点点,非常好看。我与我的朋友高兴和达达在广场上玩儿。我们喜欢仰望天空中的星星,它...
春天的云 春天的云发的抖音 我喜欢春天。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五彩缤纷的花,不是因为温暖舒适的风,而是喜欢上了那飘在天空的,薄薄的,...
啊,原来如此 啊咧咧 太婆的菜园,是我童年的乐园,它不仅带给我无尽的欢声笑语,还教会了我很多:向日葵教会我要面朝阳光,土豆...
生命中的那条路 生命中的那条路 在山脚下站定,阳光从茂密的树叶罅隙间透过,在山路上留下斑斑点点,晃得我眼睛一跳一跳的疼。正值盛夏,山...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这里也是我的... 夕阳的金粉洒了一地。异乡的古朴小屋里只剩寥寥几人,远处屹立的山岳也一片静穆。我小心翼翼地托起那只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