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AB测试的学习记录,本文主要介绍了AB测试的基本流程,以及指标类型和如何选取合适指标。
相关文章:AB测试——原理介绍
AB测试(也称为分流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用于比较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设计或策略,以确定哪种方案更有效。下面是AB测试的一般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AB测试的有效性取决于样本量和测试时长的设计,必须确保样本量足够大,测试时长足够长,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此外,测试方案需要避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偏差和干扰,例如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业务场景的背景现状,和产品经理沟通需要验证的方案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比如,我们先在需要上线一个新的APP的UI界面,目的为了吸引用户购买,提高用户的成交量。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实验设计者需要将一个商业问题转换成一个可量化、可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学问题。
确定好实验的背景和目的,接下来就需要确认需要追踪和验证的数据指标。
对于指标,我们可以有两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按计算方式区分:
第二种是根据各类指标在业务中的分工特性区分:
成功指标(Primary/Core/Success Metrics):
跟踪指标(Secondary/Tracking metrics):
护栏指标(guardrial metric):
AB测试的指标选择应该基于业务目标和测试假设,需要选择与目标直接相关、易于测量和可靠的指标,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下面是总结的一些基本原则:
**用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 Map)**是一个描述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关键转折点的图表。
使用用户旅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定位AB实验所处的用户旅程阶段,进而确定核心指标以及关键转折点(上下游指标)。
根据指标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测试的优化方向,如优化页面设计、提高页面加载速度、调整价格策略等。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586706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84243
上一篇:带你玩转modbusTCP通信
下一篇:对Vue响应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