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控制方面:体积越小的反应堆需要富集度越高的核燃料,对反应性的控制要求越高,需要强吸收能力的控制棒组件,无论是核燃料还是控制棒,经济性上都没有常规能源划算。
目前作为能源的核反应堆都是裂变反应,为了产生核反应,核燃料棒有质量、纯度的要求,会占用一定的体积;裂变物质都具有放射性,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需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这些装置比较占体积;
核反应堆把核能转换为其它能量(机械能或电能)的途径基本是核能——热能——机械能——其它能这一途径。
扩展资料: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铀235的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
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才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由此可知,核反应堆最基本的组成是裂变原子核+载热体。
但是只有这两项是不能工作的。因为,高速中子会大量飞散,这就需要使中子慢化增加与原子核碰撞的机会;核反应堆要依人的意愿决定工作状态,这就要有控制设施;铀及裂变产物都有强放射性,会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反应堆
小型核反应堆在核电行业有着更明确的定义,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小型堆功率为300 MW以下,这个数字远远大于美国少年发明了小型核反应堆的功率。与第3代大型反应堆相比,小型反应堆有自身的优点,比如一体化堆芯设计,可实现更高的安全性,放射性储存量少,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除了提供单一的发电功能外,还有许多其他工业用途,如核能制氢、原油提纯、煤炭液化、热电联产、工业供热和海水淡化等。国内在建的石岛湾200 MW高温气冷堆属于小堆范畴,中核集团研发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压水堆ACP100,装机容量100~150 MW,目前已与福建漳州、湖南衡阳市、湖南新化县、江西赣州市、江西横峰县、江西南昌县政府签署小型堆项目合作协议。国外比如阿根廷、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斯洛伐克都正在建造小堆。国外小堆机型较多,竞争激烈,如巴威B&W公司的mPower小型反应堆、西屋公司225 MW级WSMR反应堆、Holtec国际公司160 MW级SMR-160 反应堆、的CAREM(先进型小型核电站),韩国SMART一体化模块式先进反应堆研发活动也在快速推进。大型核反应堆装机容量大,投入资金大,对于很多中小国家只能是望洋兴叹,小堆的兴起可以满足很多中小国家的能源需求。但是小堆要取代大堆是完全不现实的,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能源需求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比例不到2%,要实现2020年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只有建设百万千瓦的大型反应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建造大型商业反应堆技术和经验已经相当成熟,产业链也十分完善,更容易满足未来越来越多大型城市的能源需求,所以大型商用反应堆是最好的选择,小型核反应堆可作为其有益补充。
2015年8月,据报道美国麻省理工(MIT)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款便宜小巧能量高的核反应堆,并称这一技术可以在10年内投入商用,为人们提供清洁又取之不竭的能源。
MIT将新反应器命名为ARC,ARC这个名字来自于同属MIT(本科)毕业的漫威英雄钢铁侠Tony Stark所造的ARC反应堆。这次报道出的MIT所做的ARC反应器,实际上仍然是基于托克马克装置tokamak设计的。
在这里补充一下,tokamak是目前磁约束核聚变方向采用的主流方案,也是研究较多、发展较好的一种反应器。常常被报道的ITER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okamak装置,它的发展目标就是商业化的聚变装置。
据 研究人员介绍,该技术使用了最新的超导材料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作为磁场线圈的核心材料。该材料可以制造出磁力更强的物体,磁场越强就越能让等离 子体聚集在更小的空间,建造反应堆的用料和时间都将变少,也就减少了核反应堆的成本。而目前世界在建的最大核聚变反应堆ITER耗资预计400亿美元,正 在法国建设中。然而,MIT的研究小组认为,旗下的新反应堆直径只有法国ITER的一半,成本更是连一半都没有,建设时间也快很多。
据悉,新反应堆能利用氢聚变形成氦,释放大量能量,为了维持反应堆的正能量输出(释放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等离子体必须被加热到恒星内核级别的温度。新磁场技术再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它们磁力更强,可以为让核聚变容器免于被自身热力融毁。
另一个突破在于用液体材料代替了反应堆内部的固体材料,除了磁场之外,ARC的另一个突破在于用液体材料代替了反应堆内部的固体材料。核聚变反应时,反应堆的核心反应区会被融化,外围材料也面临极端环境的考验,而液体材料在这方面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