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太空算力有啥用?还面临哪些考验?
创始人
2025-05-15 08:03:58
0

14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批一轨12颗卫星发射升空。

目前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一箭12星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载荷,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每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该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相比于传统的应用型卫星,算力卫星极大地提升了单星高性能太空计算的能力,像互联网将不同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通过算力卫星构建计算星座,我们可以变天数地算为天数天算,变传统的地数地算为天地同算,最终服务于太空边缘计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场景的许多应用需求。

算力上天:

太空从此有了AI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之江实验室主任 王坚: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云计算,事实上我们的计算是在地面上,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计算带到太空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需求。在2023年的时候,在太空上,大概有7000多个在轨卫星,最大的变化是在下面的几年,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大概会有8万个卫星在上面,会有10倍以上的卫星在上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和变化。

但是真正的困惑是太空的算力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些卫星对算力的需求,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数据传不回地面,无效的数据多,遥感卫星拍了不该拍的照片,都是云层,当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数据的时效差。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遥感卫星还是很难在应急救灾情况下起作用,时效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今天卫星只有通信、导航、遥感这三类卫星,是不是会有第四类卫星出来?我们把它叫做计算卫星。所有的遥感卫星,在天上都是独立的,它们唯一的通讯是跟地面通讯,这些卫星是不是能够互通互联?这就是计算星座最基本的出发点。

太空算力有啥用?

算力上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专家介绍,这不仅是推动太空技术发展,比如为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月球、火星探测等提供关键算力的支持,还为未来大规模的算力验证以及地面、低空场景支持开辟了新的一种可能。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让卫星互联互通,在太空侧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将进一步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为众多新质生产力的场景开创创新应用的新土壤。比如我们在赋能对地观测和物联网的领域,基于强大的天基计算与互联互通,可以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者天级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能够提供全球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可广泛支持应急处突、防灾减灾、低空经济等低延时的需求场景。

除了时间维度的赋能,在空间维度上,太空计算中心还可以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可面向数字经济场景支撑卫星三维数字孪生等应用方向,也可为低空经济场景提供低空飞行器卫星三维导航应用,又可为机器人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全息城市训练场等支持。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也可以扮演太空智能中枢的角色,广泛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助力深空探测任务的计算需求与任务规划的动态优化。

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

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这将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带来什么呢?未来,在技术、制度以及全球合作等领域,我们又将面临哪些考验?来听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的分析↓↓↓

刘兴亮:人工智能上天能够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包括了卫星制造、星展AI芯片、星间通信、在轨计算平台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平台到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全球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在轨计算和新街高速通信,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可以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太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8万亿美元。

太空算力的发展面临技术、制度与合作的三重考验。太空环境复杂,存在辐射温差等极端条件,对星载计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此外星间通信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其次当前的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的国际法律框架,存在法律空白和制度滞后问题。太空算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焦点,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国际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人工智能迈向太空标志着天机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产业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构建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太空算力生态系统,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部门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第13号台风即将于今天白天...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8月23日06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昨天(22日)位于菲律宾北部的热带低压...
朝鲜再批美韩军演:朝将保持战备...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22日发表谈话,谴责美韩“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该发言人表示,美国和韩国于...
普京:俄美关系出现曙光 期待与... 当地时间8月22日晚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萨罗夫会见了核物理学家和核工业专家。普京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在...
领取育儿补贴先认清“李逵”还是...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今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
中国射击队亚锦赛刷新两项世界纪... 北京时间8月22日,第16届亚洲射击锦标赛在哈萨克斯坦继续进行。中国射击队发挥出色,目前已手握两项新...
罕见!“美人鱼”惊现南沙群岛 7月中旬以来,南沙群岛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驻站科研人员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
孙颖莎对伊藤美诚11连胜,晋级... 1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单1/4决赛,孙颖莎4比1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女单4强。五局比分分别为11-...
孙颖莎对伊藤美诚11连胜,晋级... 1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单1/4决赛,孙颖莎4比1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女单4强。五局比分分别为11-...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针对中国学... 8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了解,近期一些中国赴美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
以色列“已读不回”的背后……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8月18日发表官方声明,表示该组织及其他巴勒斯坦派别已同意埃及和卡塔...
2025年女排世锦赛今日揭幕,... 【题记】飞往清迈的航班落地,走出机舱门即被湿润的气息包裹。这个位于泰国北部的小城,走过700多年的时...
中央批准:秦国文任河南省委常委... 中共中央批准:秦国文同志任河南省委委员、常委和省纪委书记。
国家卫生健康委:处暑代表“暑气...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中国中医...
云南宁洱洪涝泥石流灾害已致6人... 总台记者从前方指挥部获悉,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8·20”洪涝泥石流灾害已造成6人死亡。其中,...
中国农业银行原首席专家兼深圳市... 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菏泽市监委对中国农业银...
中国社科院发布抗战史和二战史重... 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承办的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
父母迷信求子砍掉女儿一只手割掉... 山西省沁县松村镇人民政府8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近日,有网民反映我镇一村民“从小被亲生父母...
福建大田一煤矿发生井下作业人员... 记者从福建省大田县人民政府了解到,昨晚(21日)23时许,福建省广丰矿业有限公司水井坑煤矿报告井下有...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 1今天(8月22日)凌晨三点多,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事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