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太空算力有啥用?还面临哪些考验?
创始人
2025-05-15 08:03:58
0

14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批一轨12颗卫星发射升空。

目前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一箭12星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载荷,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每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该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相比于传统的应用型卫星,算力卫星极大地提升了单星高性能太空计算的能力,像互联网将不同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通过算力卫星构建计算星座,我们可以变天数地算为天数天算,变传统的地数地算为天地同算,最终服务于太空边缘计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场景的许多应用需求。

算力上天:

太空从此有了AI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之江实验室主任 王坚: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云计算,事实上我们的计算是在地面上,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计算带到太空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需求。在2023年的时候,在太空上,大概有7000多个在轨卫星,最大的变化是在下面的几年,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大概会有8万个卫星在上面,会有10倍以上的卫星在上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和变化。

但是真正的困惑是太空的算力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些卫星对算力的需求,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数据传不回地面,无效的数据多,遥感卫星拍了不该拍的照片,都是云层,当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数据的时效差。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遥感卫星还是很难在应急救灾情况下起作用,时效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今天卫星只有通信、导航、遥感这三类卫星,是不是会有第四类卫星出来?我们把它叫做计算卫星。所有的遥感卫星,在天上都是独立的,它们唯一的通讯是跟地面通讯,这些卫星是不是能够互通互联?这就是计算星座最基本的出发点。

太空算力有啥用?

算力上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专家介绍,这不仅是推动太空技术发展,比如为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月球、火星探测等提供关键算力的支持,还为未来大规模的算力验证以及地面、低空场景支持开辟了新的一种可能。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让卫星互联互通,在太空侧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将进一步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为众多新质生产力的场景开创创新应用的新土壤。比如我们在赋能对地观测和物联网的领域,基于强大的天基计算与互联互通,可以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者天级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能够提供全球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可广泛支持应急处突、防灾减灾、低空经济等低延时的需求场景。

除了时间维度的赋能,在空间维度上,太空计算中心还可以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可面向数字经济场景支撑卫星三维数字孪生等应用方向,也可为低空经济场景提供低空飞行器卫星三维导航应用,又可为机器人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全息城市训练场等支持。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也可以扮演太空智能中枢的角色,广泛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助力深空探测任务的计算需求与任务规划的动态优化。

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

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这将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带来什么呢?未来,在技术、制度以及全球合作等领域,我们又将面临哪些考验?来听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的分析↓↓↓

刘兴亮:人工智能上天能够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包括了卫星制造、星展AI芯片、星间通信、在轨计算平台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平台到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全球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在轨计算和新街高速通信,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可以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太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8万亿美元。

太空算力的发展面临技术、制度与合作的三重考验。太空环境复杂,存在辐射温差等极端条件,对星载计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此外星间通信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其次当前的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的国际法律框架,存在法律空白和制度滞后问题。太空算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焦点,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国际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人工智能迈向太空标志着天机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产业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构建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太空算力生态系统,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谁将接替石破茂?这5人加入日本... 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将于下月初举行,截至12日已有5人表明参选意向,竞争格局初显。按媒体说法...
30元约的开锁,交2000多才... 忘带钥匙被锁门外,您找开锁服务的心理价位是多少?打开本地生活App搜索发现,不少商家标注的开锁价格只...
4-0横扫对手,王楚钦晋级WT... WTT澳门冠军赛男单1/4决赛,王楚钦以4-0战胜中国台北选手林昀儒,晋级四强。
中国驻韩使馆向为营救中国公民而... 9月11日,一位在韩中国公民在仁川海边遇困,仁川海警署第一时间出动警员前往救援。最终,中国公民成功获...
卡塔尔首相与美副总统举行会谈,...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左)、美副总统万斯(中)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右)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当地时...
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发生7.3级...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3日10时37分在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北纬53.05度,东经160.4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党委委员、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陕西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王...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
柯克案枪手遭父亲“举报”后落网...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帕特尔和犹他州州长考克斯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
柯克枪击案嫌疑人身份确认,系犹... 当地时间9月12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一执法官员透露,此前因枪杀查理·柯克而被拘留的嫌疑人身份已确认...
尼泊尔过渡政府总理卡尔基宣誓就... 当地时间12日21时40分左右,尼泊尔过渡政府总理苏希拉·卡尔基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成为尼泊尔历史上首...
尼泊尔宣布解散联邦议会众议院 ... 尼泊尔总统府当地时间12日晚宣布,解散联邦议会众议院,计划于2026年3月5日举行大选。尼泊尔总统办...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2025年9月12日第十四届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
武网官宣参赛阵容:郑钦文伤愈归... 9月12日,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揭晓首批单打正赛入围名单,正处在伤愈恢复期的郑钦文确认参加比赛。作...
第50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京...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消息,第50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1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副主席、中国...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称... 西贝公布“罗永浩菜单”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9月12日下午,西贝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作...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 国家财... 今天(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
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风...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9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9月1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