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金融“五篇大文章”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发〔2025〕7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7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质量发展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金融供给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力支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现结合山东省金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深刻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根本宗旨,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推进政策集成、工作协同、数据赋能、要素保障等工作,持续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民生、养老产业、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工作体系逐步健全,金融资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适配性、可得性、便利性明显提升,力争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每年新增普惠领域“首贷户”不少于10万户,养老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贷款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升,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培育壮大。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好品金融”服务品牌,政金企对接渠道更加通达顺畅,金融改革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一)提高科技金融质效。高标准打造“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鲁科投、鲁科融”特色品牌,鼓励探索推广创新积分贷、“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并购贷款等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政策资源与科技项目精准对接,健全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积极对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更多资源落地山东。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高标准推进济南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牵头单位: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
(二)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结合职责定位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针对性推出1-2个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绿色或转型领域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全省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谱系。鼓励将企业碳减排情况、碳评级信息作为贷款额度测算、期限设定、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要素,探索发展碳减排挂钩贷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托等金融产品。落实好“碳减排政策工具”、绿色产业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扩大绿色信贷供给。积极开展蓝色金融实践。依托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创新提升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供给质效。强化债券市场服务功能,鼓励企业通过发行碳中和债券、蓝色债券、转型债券等拓宽融资渠道。高标准建设绿色转型领域省级重点项目库,强化政银企精准高效对接。(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
(三)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实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加强民营、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创新优化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增加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加快建设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推进完善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聚焦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富民产业、农业科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做好金融服务,推广农业设施、生物性资产等抵质押贷款,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
(四)完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围绕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养老设备及产品研发生产等主体经营特点,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构建专业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完善与养老产业主体融资需求相适配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网点加快适老化改造,完善线上服务适老化功能,定制老年人专属金融产品,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
(五)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数字化服务能力。深化开展数字金融惠企行动,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数据和公共数据充分高效共享应用。稳步推进“无证明之省”建设,拓宽电子证照在金融领域的业务应用场景,探索创新数据产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模式,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广应用,科学开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监管评估。推动济南、青岛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新成效。(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
三、强化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素保障
(六)深化政策集成联动。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争取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更多落地山东,对获得再贷款支持的设备更新贷款本金,给予1.5%的中央财政贴息支持。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房协调机制,推动无还本续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政策落地见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建设,扩大绿色、小微、“三农”等专项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丰富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保险产品谱系,支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金融机构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提供优质贸易便利化服务。加强财金联动,发挥政策集成效应,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等,通过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贴息奖补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牵头单位:省委金融办,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
(七)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打造专业支行或特色网点,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强化评价激励,督促金融机构完善绩效评估、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
(八)增强平台基础设施支撑。完善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深化政金企科技增信评价机制。搭建并用好一体化碳金融数字服务平台。利用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大力推进“信易贷”业务。深化“银税互动”场景应用,发挥企业“纳税信用”价值。支持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运营机构利用公共数据,因地制宜研发地方特色征信产品,促进信贷供求精准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开展供应链票据签发、流转及融资。加快地方金融治理平台建设应用,实现重点工作“一屏统揽”。(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省税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税务局)
(九)强化要素交易流转。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和制度建设,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持续优化完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线上平台,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共享。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快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为提升投融资服务质效提供技术支撑。科学确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引导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做好配额清缴工作。支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提升交易服务功能,综合提供交易鉴证、价值评估、产权流转、抵押融资等服务。(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
(十)推进标准实施推广。试点推行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引和标准,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全国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在山东使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指导目录、蓝色金融标准等。引导金融机构试用国际通用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框架,自主探索开展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与管理。分层分类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省级重点项目库入库标准,实行入库储备动态管理、梯次接续,引导加大融资支持。(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
(十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落实“四早”要求,持续深化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金融风险数字化监测预警能力。依法将数字金融创新业务纳入监管。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指导金融机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丰富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测工具,加强金融产品业务合规性审查。深入开展山东省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概念为名义开展的违法违规和金融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完善维权机制,畅通维权渠道,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牵头单位:省委金融办,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山东证监局、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
四、统筹有序组织实施
(十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扛牢责任,把准政治方向,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工作主线,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各环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十三)培育向上金融文化。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践行“五要五不”实践要求,将其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全过程,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聚焦主责主业,以提升金融“软实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十四)加强统筹协调。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工作协调与信息共享,加强对重点任务的督导、调度、推进,形成合力,抓好落实。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打造金融“五篇大文章”特色品牌。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大力培育“好品金融”,筛选一批典型产品和案例,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一地创新、各地复用”,营造交流互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