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日报消息,11月6日,在哈密市举行的保护“为人民服务”等飞行地标宣传活动上,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周美玲介绍,“为人民服务”等5处飞行地标已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美玲说,今年10月,“为人民服务”飞行地标整体形态受损一事引起当地高度关注。10月12日,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和哈密市伊州区有关部门联合商讨常态化保护措施,并于10月14日开展实地踏勘和调查处置工作,将“为人民服务”等5处飞行地标列入第四次文物普查范围。
经自治区专家认定后,11月6日,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政府已将“为人民服务”等5处飞行地标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处飞行地标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将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今后,破坏飞行地标者将受到法律惩治。”周美玲说。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哈密成立。为了让飞行员在飞行训练时不迷失方向,教员和学员决定在戈壁滩手绘地标。
他们根据飞行训练的航线,用“刮除黑石露出碱土”的方法,历经数月在戈壁滩用铁锹挖出了“为人民服务”等5处地标大字。其中,“为人民服务”单字长宽各达50米。在那个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这5组大字就如同飞行学员的“空中灯塔”。
今年9月,时常与地图打交道的网友陆遥查看卫星地图时,偶然发现位于哈密戈壁深处的“为人民服务”巨型大字周围出现异常的圆形痕迹。
与历史图片对比后,他认为这是越野车辆漂移的痕迹。随后,陆遥驱车2000多公里来到哈密,拉运了20吨砾石,耗时一周对受损区域进行了修复。
10月10日,陆遥将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在视频下留言回应:“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谢!”
据“哈密发布”微信公众号10月23日消息,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地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完毕,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此前报道)

据央广军事报道,陆遥修复大字地标的新闻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也牵动着老飞行员韩郑的心。
作为在这个大字地标上飞行的最后一期学员,韩郑受邀回到老航校,带领年轻飞行员到天山脚下的精神地标寻根。他还特意找到修复地标的网友,表达一名老兵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