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救命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来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
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
司马迁的千古冤案 一个千古冤案 —— 《史记》摭谈之七 一个千古冤案,得从以下一段故事开始: “汉武帝时候,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但皇帝不准她...
吕留良之死 吕留良是一个著名学者。明朝灭亡以后,他参加反清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收学生教书。后来他索性跑到寺院里,剃光了头当和尚。 吕留良当了和尚之...
章太炎怒砸总统府 章太炎学问淹博,造诣精深,是灵光岿然的国学大师,但他的疯癫是出了名的,狂也是出了名的。他持论偏激,行为怪诞,自称"章神经"。早年在日本,...
阮籍借醉避难 魏晋之时,天下多事,以致名士们也少有保全自己而不受损害的。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常常酗酒托志,拒不参与世事。 司马昭早些时候想为儿子司马炎...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
名人读书的故事 1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
寓禁于修的《四库全书》 乾隆帝在位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加上他所建立的平定叛乱,开拓边疆,巩固国家统一的辉煌战功,使他感到很自豪,而想在“文治”上更建立...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公元452年,魏太武帝被宦官杀害;第二年,宋文帝的儿子刘骏即位,他就是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即位以后,宋王朝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这一...
白居易写《琵琶行》 唐代宗大历年间,唐朝已进入中晚期。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今陕西...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公元1162年五月,没有皇子的宋高宗,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玮为太子,并改名眘(shèn)。六月,高宗宣布退位,做太上皇去了...
首批留学生赴美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使有眼光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要富国强兵,振兴国家,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公元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
囊萤映雪全是做秀而已 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说有个孩子叫车胤,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让他娘缝了一个白色的纱布口袋。车胤逮了几...
陆游:美食兼诗文的烹饪学者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着反贪倡廉论的茹太素 茹太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每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隐晦暗喻又多,每次朱元璋一看到他的长篇大论的奏章,就显得很不耐烦。...
"诗门狗子"龚半伦 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不仅才学出众,而且忧国忧民,非常爱国。他曾着文指出:"英夷最为狡猾奸诈,你拒绝他,他就要求开...
清官典范:包拯 包公乃宋朝进士,为官清廉并富有才华。在朝处事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他曾上谏当朝应行…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
李白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这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之期。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白,一位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他们是辉...
老舍廉洁故事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